第15页(1/1)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 Page 38-----------------------

也夫已经承认了地下反革命组织的存在。加米涅夫当然懂得这是挑拨与讹 诈。侦查员们在审问巴什基罗夫、塔拉索夫、法伊维洛维奇。费奥多罗夫等 人时,煞费苦心地贬毁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把他们描绘成欺上瞒下的两 面派,试图使被审问的人认为自己受骗上当,最后承认季诺维也夫分子在十 五大后回到党内的举动就是适应季诺维也夫的两面派手法,就是按照季诺维 也夫的指示行动。而在审问季诺维也夫时,又从季诺维也夫是两面派的前提 出发,让他承认他1928 年6 月30 日给B &middot;鲁缅采夫的信就是这样的指示。 实际上,这封信中根本没有什么反党内容和任何隐晦言词。季诺维也夫只是 建议鲁缅采夫向中央监察委员会提出恢复党籍的申请,并且他还在信中说, 不要因申请的提法问题而与党讨价还价;代表大会决定的事情是必须接受 的,这样的信根本不是什么两面派的表现,季诺进也夫在受审时也拒绝承认 这一点。 1935年:月 9 日,内务部安排了所谓认罪态度好的已卡耶夫和所谓顽固 不化的叶甫多基莫夫的对质,这是企图使被告们相互怨恨的一个典型例子。 对质时侦查员要向对质双方提出的问题已预先准备好并且打印出来: “问巴卡耶夫:您是否承认直到最近以前,您和叶甫多基莫夫一起,是 莫斯科组织的莫斯科反革命中心的成员, 问叶甫多基莫夫:您是否对刚才巴 卡耶夫的交待给予证实? 问巴卡耶夫:您对反革命组织的莫斯科中心的成员了解些什么呢? 问叶甫多基莫夫:您对巴卡耶夫关于季诺维也夫反革命组织的莫斯科中 心的成员的交待是否给予证实? 问巴卡耶夫:您举出您知道的季诺维也夫组织在莫斯科的参加者,好吗? 问叶甫多基莫夫,您是否对巴卡耶夫的交待给予证实?&rdquo;o 如果犯罪事 实并不存在的话,那么无论侦查的和审讯的手段如何高明,也是制造不出犯 罪事实来的。在对“莫斯科中心&rdquo;被告的审讯中,内务部通过种种非法手段, 除了得到一些空洞元物的口供外,并没有得到什么罪证材料。 季诺维也夫在多次受审中,忠实地叙述了他被打成反对派以后的经历, 多次反复地证明,党的十五大以后反对派中心就不复存在,并且也没有搞过 什么组织,只有个别人之间属于私人性质的会面、谈话,表达过某种不满和 恢复过去地位的幻想。在预审宣布结束的那一天即 1935年:月 13 日,季诺 维也夫递交了一份长篇的 “声明书&rdquo;。在声明书中,他按照中央坚决要他悔 过的要求,形式上承认了自己的罪过,尤其是深挖了自己似乎存在过的罪恶 思想,但并不承认什么 “莫斯科中心&rdquo;的存在,也不承认他与谋杀基洛夫事 件有什么牵连。关于 “莫斯科中心&rdquo;的问题,他在声明中是这样表述的: “我在披侦讯的时候说,自1929年以后,我们在莫斯科没有前 &lsquo;季诺维 也夫分子&rsquo;的中心。而且我常常不由地想:这算个什么 &lsquo;中心&rsquo;呢,这不过 是季诺维也夫,加上加米涅夫,加上叶甫多基莫夫,再加上两三个人,而且, 老实说,他们已几乎不碰面,已不再进行任何<a href=https:///tuijian/xitong/ target=_blank>系统</a>的反党派别活动。 “然而,实际上,这就是中心。&rdquo;o“侦查人员要求直截了当他说:前&lsquo;季 诺维也夫&rsquo;团体的中心在莫斯科存在还是不存在。回答应当是:是的,是存 在的,尽管欠缺其形式,近年来也不大活动,也没有明确的纲领,但它是存 在的。而且,它的作用实际上当然是反党的,即反革命的。&rdquo;④用不着分析, 从季诺维也夫这样明白的表述中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莫斯科中心&rdquo;并不 存在,因为必须承认它的存在,所以季诺维也夫才承认它是存在的。

----------------------- Page 39-----------------------

关于谋杀基洛夫的事件和他与列宁格勒阴谋组织的关系,季诺维也夫是 这样表述的: “怎么会这样,&lsquo;季诺维也夫分子&rsquo;的组织近年来能够在列宁格勒存在, 而我竟不知道呢? “然而,这却是事实,在我被捕和在关押所受审前我是不知道的。我现 在向你们说的是大实话,我不知道并且我想这个组织近年来是不存在的。 “当我从对&lsquo;列宁格勒中心&rsquo;的起诉书(在报纸上公布的)中得知全部 事实后,我应该承担前 &lsquo;列宁格勒反对派&rsquo;在道义上和政治上的责任,以及 我本人在这方面对既成罪恶行动的责任 &rdquo;③可以看出,季诺维也夫根本与 所谓的 “列宁格勒中心&rdquo;无关,他也根本没有承认任何罪行。 加米涅夫与季诺维也夫的态度一样。他在预审中说,自 1928年以后,他 没有参加过任何反对派的集会。自 1932年 11月以后,他除了与季诺维也夫 住在同一幢别墅中有个人交往外与任何反对派成员没有来往,在 1935年:月 10 日受审时,他交待说: “我不知道任何正式的组织中心,但我知道一些人见过面并议论过当时 的政治问题。他们都曾参加过上面提到的前季诺维也夫反对派组织。这些人 是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叶甫多基莫夫、巴卡耶夫、库克林和沙罗夫。&rdquo; @当侦查员问道: “根据侦查得来的材料,季诺维也大的反革命组织,包括 其莫斯科中心,直到最近以前一直存在着。您对此承认呜?&rdquo;他回答说:“我 不能证实这一点 我本人非常清楚,无论保留什么样的组织,对党都是有害 的,并且它只会阻碍恢复我所向往的党的工作。 “我本人是主张停止与党的斗争的。&rdquo;⑤当预审结束并向他提出起诉时, 加米涅夫也是递了声明书,表示他不能接受指控他参加了以推翻苏维埃政权 为目的的组织。他在声明书中说: “我有责任尽我的全部力量断然地反对这 种提法,它根本不符合实际,也与侦讯中向我出示的材料相去甚远。&rdquo;@ “就 是在一些所谓认罪态度较好的人的交待中,也根本没有交待出具体犯罪事 实,只有对反党的和反革命的罪名的承认。比如,巴卡耶夫在 1935年:月 6 &mdash;7 日的审问中交待说,被告们仇恨党中央。苏维埃政府和斯大林。但实际 行动呢,在供词中一点也没有。巴什基罗夫 1934年 12月19R供认说,季诺 维也夫反革命组织的目的是由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取代斯大林。但也没有 证据。侦查员们为了使他们的审讯材料多少像点样子,逼迫被告详细回顾几 年中的个人和社会的交往活动,然后牵强附会地整理。于是,朋友、亲戚和 同事的互访变成了 “商议&rdquo;,几个人的会面变成了“会议&rdquo;,普通的交谈变 成了 “发言&rdquo;和“互通情报&rdquo;。唯一一次可称为聚会的事是1932年 10月在 巴卡耶夫家的几个人的会面。当时,叶甫多基莫夫、戈尔舍宁、沙罗夫、格 尔季克和巴卡耶夫商议了如何对待 “柳金案件&rdquo;和中央监委决议中开除季诺 维也夫出党的决定。上述 5 人当时全部认为,季诺维也夫在 “柳金案件&rdquo;上 犯有错误,他没有把收到 “柳金纲领&rdquo;的事向党组织汇报。内务部对巴卡耶 夫家的会面大作文章,把它称为 “莫斯科中心的会议&rdquo;。但是,这却是一次 没有任何反党反革命言论、计划和行动的会议。 苏联检察院在制造 “莫斯科中心&rdquo;这一假案中,自觉地充当了内务部的 帮凶。检察院对内务部审案工作负有监察和审查责任。当内务部侦讯即将结 束时,苏联检察院副检察长维辛斯基和特大案件侦查员舍伊宁驾临审案地点 列宁格勒。但他们根本不审查侦讯记录和案卷,对于侦查材料明显缺乏事实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