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页(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提起黄门,在日本一般会联想到水户光国。而在东汉时期,黄门却是宦官的意思。宫中的小门都涂成黄色,在这里等候天子召唤的,全都是去势的人。曹腾很有学识。因这个缘故受到提拔,成了皇太子的陪读,这也成为他日后飞黄腾达的基础。皇太子后来继位登基,为汉顺帝,陪读的曹腾也由小黄门升至中常侍,后来又晋升为大长秋。中常侍俸禄二千石,在宦官中地位最为显赫;大长秋同样也是二千石的俸禄,掌管后宫所有事务,可以称为大内总管。曹腾在宫中生活了三十余载,先后侍奉过四位皇帝,手中隐然握有无比的实权。但凡想要发迹之人,都必须依靠中常侍、大长秋这样皇帝身边的宦官来穿针引线。人事决定权固然在于皇帝,皇帝商谈的对象却是宦官的首脑。穿针引线的谢礼——说白了也就是贿赂,通常都是一笔重金。因此,三十余载的宦官生涯,使曹腾积累了难以想象的巨额财富。

去势者没有生育能力,但可以收容养子。曹腾便收了曹嵩做养子。曹嵩的出身不详,可能是和曹家毫无关系的人。后来,在三国争战最烈的时期,曹操的敌人总辱骂他是“奸阉遗丑”。另一说法是,曹嵩本姓夏侯。总之曹嵩只是个普通人。然而,话虽如此,他既然未遭去势,便可以凭借父亲的关系步入官场。这个曹嵩生的儿子便是曹操。曹腾积聚的财富使曹家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富豪。有财富的地方就会聚集许多人,就像有蜂蜜就会有蚂蚁聚集一样。大家表面恭维,背地里却都说“阉人”。或许因为曹家财富巨万,所以背地里的辱骂也更难听。这些背地里的辱骂当然不会传到曹家人的耳中,但是善于察言观色的曹操从少年时代开始,便在心中清楚感觉到了这无声的辱骂。

去势者被称为阉人。去势之刑,一般称为宫刑,也称作腐刑。这些人经常遭到世人的歧视。即使是被奉为圣人的孔子,在得知卫灵公和宦官雍渠同乘一辆马车之后,也曾如是哀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随即弃卫而去。去势者受人歧视的程度可见一斑。曹家收容养子,随后生下了真正的儿子,终于回到了普通人的轨道,但由于祖辈是宦官,时至曹操一辈,依然遭人鄙视。作为富家子弟,曹操也经常与名门子弟交往游历。但从朋友的表情之中,他还是能察觉到自己受人歧视。

少年时,曹操曾经不由得在父亲面前伤心落泪。“这不也挺好的吗……”父亲曹嵩也颇为伤感,“所以我才拼命努力,想办法要抹去这个耻辱啊。”曹嵩本是司隶校尉,只是一个中级官吏。自从汉灵帝开始卖官,他便不断买下朝中的要职。最后花了一亿钱,买到了“太尉”这个官位。这是一个可以和宰相不相上下的要职。曹嵩于中平四年十一月继崔烈之后出任太尉,翌年四月辞职。“为什么这么快辞职?”曹操问父亲。“这不也是挺好的吗……”这句话是父亲的口头禅,“因为你已经是新设的西园八校尉了。”曹嵩是个为子女操劳的人。儿子赋闲在家的时候,他自己却一直在想办法疏通关系。但其实曹嵩并没有什么政治抱负,更没有任何政治野心。他花费一亿钱买太尉之职,也只是为了给儿子镀金。即便无所事事,人们依然会说他是“太尉之子”。这对日后的复出,是一个有利的条件吧。曹操的心底,对父亲如此这般微细的打算不屑一顾。

“我喜欢浮屠众生平等的教义。”曹操说道。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