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节(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义和团和八国联军先后进京是这一年发生的重大事件,以“无偏无党“为宗旨的《新闻报》早在5月前后,就不断发表有关义和团的报道,严厉批评清廷的“妥协“、甚至“纵容“政策。6月,地处天津的《国闻报》因为批评义和团,受到了“倘敢再有诽谤语,定须毁屋不留情“的揭帖警告。8月,八国联军进京不久,已有28年历史的《申报》发表评论,提出自己独立的看法:

义和拳匪以仇教为名起事,山东蔓延至顺直各府县。政府误信其有神奇之术,不即兴师雕剿,星星之火,遂至燎原。迨至阑入京师,益复目无法纪,杀书记,戕使臣,焚教堂,害教士,各国痛心疾首,义愤难平。于是占炮台,陷郡治,节节进取,攻入京城。

不管怎么说,这是曾在舆论界享有声誉的《申报》站在另一角度所看到的事实。虽为一家之言,却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这段历史。当然,这一年《申报》也不是没有遗憾的,7月,容闳、严复、唐才常等在上海发起“中国国会“,创立自立会,算得上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申报》没有留下一个字的记载。

就是这次会上,章太炎不满“一面排满,一面勤王“的立场,当场剪辫易服,宣布退会。随后,他写下《解辫发》一文,直斥“满洲政府不道“,这篇文章和另一篇同样措辞激烈的《请严拒满蒙人入国会状》一起,发表在8月的《中国旬报》增刊第19期上。

《中国日报》是这年1月陈少白受孙中山委托在香港创办的革命报纸,是“拿报馆作为革命的唯一机关“,分日刊和旬刊,旬刊叫做《中国旬报》。此前尚未发表过具有如此强烈的反满色彩的文章。编者在按语中称发表章太炎的文章,“霹雳半天,壮者失色,长枪大戟,一往无前,有清以来,士气之壮,文字之痛,当推此次为第一“。转引自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上册,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页162。

从此,章太炎就“以文章排满的骁将“(鲁迅语)的姿态出现在晚清中国的言论史上。

[记事]

1月11日,澳门《知新报》第111期发表陈荣衮的论说《论报章宜改用浅说》,主张改革文言,以开民智,以“浅说“来“输入文明“。

1月25日,兴中会在香港创办《中国日报》,陈少白主持。

2月14日,清廷发布上谕,缉捕康有为、梁启超。

3月7日,湖广总督张之洞下令江汉关道查禁《天南日报》、《清议报》及其他“语涉悖逆“的报纸,并禁止在汉口、汉阳等地“续开报馆“。

9月28日,日本人在汉口主办的中文《汉报》因为支持新党,在多次遭当地官府限禁后,自动停刊。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