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苏式糕点和般配(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第35章 苏式糕点和般配

晚饭过后,还是叶希晨和罗玉清收拾餐桌。

叶希晨的手机「叮咚」一声,是林家妃给她发信息说自己十月二号就回羊城,并且说明自己要提前结束假期,回去开店。

程廷普在客厅跟陈志明闲聊。

“小程,这两天在我们这里还习惯吗?”陈志明给程廷普递上一杯茶,问。

陈志明已经很久没有这种快乐休闲的时候了,难得叶希晨回来,还带来一个「知己」,人生难得。

程廷普端起茶杯,闻了一下,微微抿了一口,笑着说:“嗯,习惯,只不过打扰您了。”

“没有打扰,平时就我和你阿姨两个人在家,现在难得家里这么热闹。”陈志明有感而发,这样的闹热还是自己父母在世时的景象。

这时,陈家齐走过来,“廷普哥,我们出去逛一下?”

“好呀!”

没有犹豫,直接就跟着陈家齐走了。

震泽的夜晚,就像是丝绸一样是比较细致的,月亮照在河面上的。

小河旁边坐落着一些茶楼,里面有人在读书,有人在深情地看着远方,也有情侣在这里嬉戏打闹。

“廷普哥,你是喜欢我姐的吧?”陈家齐开门见山,笑着问程廷普。

程廷普迟疑了一会,望着这个稚嫩的男孩子,哭笑不得,他轻笑了一下点头。

“那你什么时候表白?”陈家齐又问。

程廷普再次笑着摇头,说:“小孩子,不要操心大人的事。”

“我才不是小孩子。”

陈家齐今年二十二,确实不是小孩子了,但是他在程廷普面前,也确实是个小弟弟,毕竟程廷普比他大了足足五岁。

“家齐,我今天看这里有很多小姑娘穿着汉服在拍照的。”程廷普心里有了小计划。

陈家齐看了一下四周,点点头,说:“嗯,现在很多小女孩都喜欢汉服,穿着民族服装在古镇拍照是很常见的。”

“在城市比较少见。”程廷普在羊城确实也没有看到过有小姑娘不顾言论直接身穿汉服的。

不远处,叶希晨出来寻找两人。

“家齐。”

陈家齐没听清,接着说:“你问这个干嘛?”

叶希晨又叫了两声陈家齐,程廷普顺着声音看过去,见到是心上人,脚步也变得快速起来。

“哎,你还没说呢?”陈家齐喊住程廷普。

程廷普回头,笑着说:“你姐喜欢。”

话音刚落,人已经走远,留下陈家齐在原地发呆。

“你们聊什么呢?回去吃水果了。”叶希晨微笑着问程廷普。

“闲聊。”

第二天吃早餐的时候,程廷普问及苏州特产,想要买点回去当伴手礼。

罗玉梅和陈志明都推荐苏州的糕点。陈家齐和叶希晨今天就充当导游带程廷普四处逛逛,购买特产。

小镇上有不少商铺都写着「正宗苏式糕点」,商品都是一样的。

“这么多家都是正宗的,那到底哪家才是最正宗的?”程廷普开玩笑道。

陈家齐没头没脑的回答道:“都是正宗的。”

“都是正宗的?”程廷普再一次疑问,看了一眼叶希晨。

只见叶希晨笑眯眯点头,说:“嗯,不错,都是正宗的。”

“为什么?”

“这些都是纯手工制作的,苏式糕点不是一个品牌,是苏州及周边城市所产糕点的统称。苏式糕点的馅料多用果仁、猪板油丁,用桂花、玫瑰调香,口味重甜。

其代表品种有苏式月饼和猪油年糕等。

苏式糕点在中国传统糕点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传统糕点主要帮式之一。”

叶希晨解释道,随即走进一家比较大型的糕点制作坊,“这一家的苏式糕点品种比较齐全,包装也比较精美。”

“这个糕点历史这么久远啊?”程廷普拿着一盒苏式月饼仔细查看。

“据有关史料记载,苏式糕点萌芽于春秋,起源于隋唐,形成于两宋,发展于明清,继承、发扬、创新于现代。”

叶希晨脑袋里面全部装着关于每一道美食,每一种菜系的记载。

她如果不做自媒体,在电视台开一档关于美食的解说栏目,估计也能一战成名。

陈家齐站在旁边,也捞起一包月饼,说:“这个好吃,今天中秋节,买一点。”

“对呀,今天中秋和国庆了。”叶希晨挑选了几盒月饼放进购物车里。

“双节快乐!”陈家齐手拿两个纸灯笼高高举起。

叶希晨帮程廷普挑选了几样比较出名的特色糕点,自己也带一些回去给林家妃,犒劳她节假日加班还要帮忙剪辑视频和账号运营。

他们出了超市后,程廷普走在最前面,双手都提着礼品袋,还购买了几个纸灯笼,今天收获满满,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姐,什么时候给我送一件礼物?”

陈家齐突如其来的「索要」,让叶希晨没反应过来,在原地愣了三秒后才听清自己的弟弟说要礼物。

“要什么礼物?”

叶希晨也意识到自己忽略了这个弟弟好多年,现在送点礼物也不过分吧!

“跟我来!”

陈家齐大步向前,跟程廷普并肩走。

“搞定了!”

陈家齐有些得意的说。

两人在密谋着什么。

“你们不要走那么快呀!等等我!”叶希晨的小细腿跟不上两人的大长腿,只能在后面不紧不慢的跟着。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