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17] 乌拉熙春(吉本智慧子):『契丹文墓志ょり见た辽史』,松香堂,2006,第318页。

[18] 从注释交代的出处来看,刘教授对古突厥文中契丹转写形式的了解来自韩儒林早年所翻译的汤姆森的有关著述,在同页的另一条注释中还提到了韩氏认为qitan可能是qitai的复数的见解。这一点也曾为田清波(A.Mostaert)所指出,但早已被伯希和否定,参看Paul Pelliot,Notes on Marco Polo Ⅰ,。

[19] D.Sinor,“Western Inforans and some Related Questions“,Journal of the Aal Society 115/1995;Karl H.ungusen und Ljao“,in. Abhandhungen für die Kunde des Morgenlandes 1968,Wiesbaden. S56.

[20] 陈述:《哈喇契丹说——兼论拓拔改姓和元代清代的国号》,《历史研究》1956年第2期。

[21] 刘凤翥:《从契丹文字的解读谈辽代契丹语中的双国号——兼论“哈喇契丹“》,《东北史研究》2006年第2期;刘凤翥:《契丹大字〈耶律祺墓志铭〉考释》,《内蒙古文物考古》2006年第1期。有关的总结性评述参看陈智超《辽契丹双国号制的发现——评刘凤翥关于契丹语双国号制的新研究》,《燕京学报》新24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2] 关于这两个词读音在蒙古语族各支语言中的出现情况,参看孙竹主编《蒙古语族语言词典》,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第328页,第361页。

[23] 其在蒙古语族中的出现情况见《蒙古语族语言词典》,第328页;在突厥语族各支语言中的出现则参看W.Radloff,Versuch eine Wörterbuches der Türk-dialecte Ⅱ/1.SS132-137,St.Petersbouge 1899。

[24] 清格尔泰的评论参看《契丹小字释读问题》,第101页。他在评论中赞成即实的结论,认为契丹语“黑色“一词读若汉字“姚“的发音。此说参看即实《谜林问径》,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第289~293页。

[25] O.Pritsak,“Qara. Studie zur t&uussymbolik“,in. Zeki Velidi Togan’s Armag?an,Istanbul 1955,SS239-263.

[26] M.Biran,The Empire of the Qara Khitai,Cay,2005,.

[27] 〔日〕蒲田大作:《释契丹古传说——萨满教研究之一》,赵冬晖、冯继钦译,收入王承礼主编《契丹女真辽金史译文集》第1辑,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第292~319页。

[28] 有关内亚民族尤其是蒙古-突厥人中流行的对马名的多种称谓,参看N.Poppe,“Pferdenahte und Sage der Noralasiens“,Oriens Extremus 1962,SS97-194;G.Doerfer,“T&uugen und Pferdezucht“,Central Asiatic Journal 39/2,1995,SS208-227.从两文的列举来看,在内亚游牧人中间,多数情况下马的命名确实与颜色有关。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