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第二章

虹嫣下楼梯,“次啦”一声,顺手扯掉一张昨天的旧r历:1990 年 11 月 17 r。

客堂里捧着碗吃早饭的三个人同时从桌前抬起头来。

她见小长兴已换下了那身西装,不过从头到脚还是新衣服,新鞋子,有一种乡下人过节似的质朴的隆重。

党爱珍道:“动作好快点了,免得赶不及ce子。还有身份证再检查一下,别忘记了。”

虹嫣没响,自顾自拿碗盛泡饭,听见滕华良嘱咐:“出门在外,安全第一。”

小长兴点头答应,称呼已经从“师父”变成“爸爸”。

出门刚好六点钟,外头的天气不big好,飘着蒙蒙细雨。

拎着旅行包走到ce站,一路上无话,搭了第一班公jaoce到南翔火ce站,ce子上人挤人,到下ce,小长兴的新鞋被人踩了几脚,新衣服也皱得不像样子,他边走边掖衣服,虹嫣看他一眼,他就又把手垂下,好像做错了事q。

蜜月的目的地是一早就商量好的,到杭州去,又近,风景也不错。

进火ce站,在售票窗ko排队,拿出身份证买票的时候,虹嫣无意中看到了小长兴身份证上的名字。

到这时候,她才第一次知道了他的全名:陈家山。

虹嫣第一次见到家山,还是在 1973 年。

解放之前,滕家开电镀厂,虹嫣爸爸滕华良也算小开,一家人r子过得富足安稳。

60 年代,虹嫣爷爷滕文濂被划成资本家打倒,厂子被充公,家里能抄的东西都被抄走,滕文濂戴着高帽子,没r没夜的被赶出去游街,直到病死才得以解脱。

那个荒唐疯狂的年代逐渐成为过去,却在滕华良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后遗症。

他活得苦闷,小半辈子抬不起头,脊梁骨ya低,小心翼翼说话做人。

1970 年秋天,家山爸爸老陈一个人撑着船,从宝山长兴岛载了一船橘子过来卖,夜里船舱里冷,于是他上岸,敲响了滕华良家的门。

那年头人人自危,因为历史遗留下来的成分问题,滕家已有很长时间没有亲友敢登门,听到敲门声,滕华良夫妻还以为红卫兵寻上门来,战战兢兢起身开了门,看到一张陌生面孔,听他说明了来意,反倒有点So宠若惊。

留了老陈在客堂间里打地铺留宿,第二天早上,滕华良犹豫着,害怕牵累人家,还是把自家的成分问题告知了他。

老陈听过,却也并没多说什么,在滕家一住几个晚上,直到橘子卖完才回去。

第二年秋天,他又来,带上了big儿子,还带了一堆各s各样的土特产。

夜里,两个人一道喝酒,滕华良望着那张淳朴豁达的脸,心里涌过一点暖意。

到第三年,老陈再过来,这一回,带上了四岁的小儿子。

那一年,对滕家又是难熬的一年,虹嫣哥哥常青被发派去云南最偏僻的地方下乡。

滕华良心里越加苦闷,夜里,他照例与老陈一起喝酒,一面把内心积ya的苦闷尽数倾吐,俨然已经像是老朋友。

白天,老陈弄了辆手推ce上街去卖橘子,小儿子也跟着他一起去,打赤脚,胸ko挂着长命锁,不哭不闹,帮着爸爸一起推ce,到街心,老陈支起摊头,给他弄个小板凳,他就不声不响乖乖坐着,忙起来,还懂得相帮爸爸替别人装橘子。

虹嫣夜里下楼喝水,走到他们打地铺的客堂间,特意放轻了手脚,那小孩却醒着,趴在地铺上,睁着眼睛有些好奇地望着她,月光底下,一双眼睛漆黑明亮。

老陈统共来了三年,第四年没有来,往后也再没来过。

一晃十多年过去,虹嫣家里的景况起起伏伏。

滕华良进了前身曾是自家的镇办电镀厂,依靠过硬技术和经验重新立足。

党爱珍把已故的老太太曾经住的那间靠街的房子重新改建,开了一爿丧葬铺,售卖寿衣香烛,也做一条龙,辛苦劳累一点,但是赚头不错。

1977 年,虹嫣考进了市重点高中,听说回城政策即将落实,再过不久,远在云南的常青也要回家来。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