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页(1/1)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希律再次做好赴死的准备。他让他的弟弟腓罗拉斯代管一切,为了安全起见,他还勒死了老西卡努斯。希律把他的母亲和姐姐安置在马萨达,把米利暗和亚历山德拉留在另一个山顶要塞亚历山大里亚。同前一次赴死一样,如果他遭遇不幸,士兵会遵照他的命令处死米利暗。安排好一切后,他乘船前去应对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约会。

屋大维在罗德岛接见希律。希律精明、直率地应对了这次会面。他谦卑地将他的王冠放在屋大维脚下。接着,他没有否认与安东尼的关系,而是请求屋大维不要考虑他曾是谁的朋友,而考虑“他是什么样的朋友”。最终,屋大维把王冠交还给他。希律胜利地回到耶路撒冷,然后跟随屋大维前往埃及。他们到达亚历山大里亚时,安东尼和克里奥帕特拉刚刚自杀,安东尼用刀片,克里奥帕特拉用毒蛇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屋大维成为罗马的第一任皇帝,他采用了“奥古斯都”这个名字。这个年仅三十三岁的拘谨、干练、冷漠、挑剔的管理者成为希律最可信赖的保护人。实际上,皇帝和他的副手,相当于他的合作伙伴——直言不讳的马库斯·阿格里帕都与希律的关系非常亲密,用约瑟夫斯的话说,“皇帝除了阿格里帕之外,最好的朋友就是希律,而阿格里帕除了皇帝之外,也没有比希律更好的朋友”。

奥古斯都将希律王国的领土扩展为包括今以色列、约旦、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大片土地。和奥古斯都一样,希律是一个冷冰冰的、颇有能力的管理者:当饥荒爆发时,他变卖了自己的黄金,从埃及进口粮食,使犹太人免受饥饿之苦。他掌管着一个半希腊化、半犹太化的宫廷,服侍他的是漂亮的宦官和嫔妃。他的许多随从是从克里奥帕特拉那里接收过来的。他的书记员——大马士革的尼古劳斯曾是克里奥帕特拉孩子们的家庭教师[3],他的四百名加拉太贴身侍卫曾是克里奥帕特拉的贴身侍卫——奥古斯都把他们当作礼物送给了希律,这些人由此加入了希律的日耳曼和色雷斯卫队。现在由这些金发碧眼的蛮族人为这个最国际化的国王应付折磨和谋杀:“希律就血统而言是腓尼基人,就文化而言是希腊人,就出生地而言是以土买人,就宗教而言是犹太人,就居住地而言是耶路撒冷人,就公民身份而言是罗马人。”

希律和米利暗住在耶路撒冷的安东尼亚要塞。在那里,他是犹太人的国王,每隔七年要进圣殿诵读一次《申命记》,并任命大祭司,大祭司的法衣由他保管在安东尼亚。而在耶路撒冷之外,希律是一个慷慨的希腊君主,他的新异教城市——主要是海边城市凯撒利亚和撒玛利亚遗址上的色巴思(Sebaste,希腊语中的“奥古斯都”)——是由神庙、竞技场和宫殿组成的豪华建筑群。他甚至在耶路撒冷建造了一座希腊风格的剧院和竞技场,在这里他举办了亚克兴运动会,以庆祝奥古斯都的胜利。当这种异教表演引发了一场犹太阴谋时,希律处死了密谋者。但他深爱的妻子并没有庆祝他的胜利。王宫被马卡比王子和希律王子之间的斗争搞得乌烟瘴气。

米利暗:让希律爱恨交织的女人

当希律离开时,米利暗再次诱哄她的看管人告诉她,如果她的丈夫回不来的话,她将会被如何处置。希律发现米利暗就个人而言极有魅力,但在政治上却是一个毒瘤:她公开指责希律杀了她的弟弟,有时她让整个宫廷都知道她拒绝与希律做爱,借此羞辱希律;但在其他时候他们又和好如初。米利暗虽然为希律生了两个儿子,但这并不妨碍她策划怎样毁灭希律。她还嘲笑希律的姐姐萨罗米平淡无奇。希律在爱恨之间纠结不已,他因为在感情中掺杂了对权力的欲望而变得更加无法自拔。

希律的姐姐萨罗米将米利暗对希律的影响归结为巫术。她把米利暗用春药迷惑希律的证据交给希律。米利暗身边的宦官在饱受折磨之后说出了她的罪行。希律不在时,负责看护米利暗的人也被下令处死了,而米利暗本人则被关在安东尼亚,然后接受审判。萨罗米不断揭发米利暗的罪行,决心置这位马卡比王后于死地。

米利暗被判处死刑。这时她的母亲亚历山德拉公开斥责她,希望能借此自救。群众的反应是喝倒彩,发出一片嘘声。被执行死刑时,米利暗出人意料地表现出“灵魂的高尚”,她说她很遗憾她的母亲以那种方式暴露自己。米利暗可能是被绞死的,她死的时候像一个真正的马卡比一样“面不改色”,用这种优雅的方式“向观众展示了她高贵的血统和传承”。希律因悲伤而发狂,他相信他对米利暗的爱是上天对他的惩罚,旨在摧毁他。他绕着宫殿惊声尖叫,命令仆人寻找米利暗,并试图利用宴会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然而,宴会却以他为米利暗哭泣而结束。后来,希律生病了,身上长满疔子。而此时亚历山德拉则趁机夺权,事败后希律将她处死,然后杀害了自己的四个密友,因为这些人可能亲近过他美丽的王后。希律始终未能从米利暗之死中完全恢复,这个祸根将转过来摧毁另一代人。后来,《塔木德》声称,希律将米利暗的尸体保存在蜂蜜里,这可能确有其事,因为这听起来甜蜜又不失恐怖,恰恰反映了他和米利暗的爱情。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