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页(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鲁迅先生家里,从楼上到楼下,没有一个沙发,鲁迅先生工作时坐的椅子是硬的,休息时的藤椅是硬的,到楼下陪客人时坐的椅子又是硬的。

厨房是家里最热闹的一部分。整个三层楼都是静静的,娘姨的声音没有,在楼梯上跑来跑去的声音没有。鲁迅先生家里五六间房子只住着五个人,三位是先生全家,余下的二位是年老的女用人。

抗战初期,西南联大在昆明郊区物色了一批临时宿舍。茅盾从香港到新疆路过昆明时,曾来这里造访顾颉刚,他描述说:“他的住宅是临街的一排平房,附近没有商店,也没有市井的喧嚣和尘埃。屋前用竹篱围出一长条花圃,栽有花草。房间宽敞明亮,室内陈设典雅,家具虽多藤竹制品,但做工精细,给人以幽静舒适的感觉。”茅盾笑道:“原来你筑了这样一个‘安乐窝’,怪不得不肯出门了。”

上世纪20年代末,胡适在上海期间,住极司菲尔路49号,与冯自由是邻居,对面是张元济家。曾借住于此的胡适的弟子罗尔纲描述说:“胡家这座小洋楼共三层。楼下是客厅、饭厅和厨房,二楼前面是凉台。凉台后是一间大房,是胡适寝室,胡师母看书、织毛衣整天在此。第二间是胡适书房。第三间是个北房,作为我的工作室和卧室。三楼是胡适两个小儿子胡祖望、胡思杜和侄儿胡思?、外甥程法正的寝室。”

胡适辞去中国公学校长回到北平后,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住在米粮库4号,罗尔纲仍住胡家,对胡宅仍有细致的描述:

米粮库4号是一座宽绰的大洋楼。洋楼前是一个很大的庭院,有树木,有花圃,有散步的广场。庭院的左边是汽车间。从大门到洋楼前是一条长长的路。从洋楼向右转入后院,是厨房和锅炉间,还有一带空地,空地后面是土丘,土丘外是围墙。走上土丘可以瞭望。洋楼共三层,一楼入门处作客人挂衣帽间,进入屋内,左边是客厅,右边是餐厅,客厅背后很大,作为进入大厅的过道,亚东图书馆来编胡适著作的人住和工作都在这里,汪原放来也住这里。从那里向东就进入大厅。这个大厅高广宽阔,原来大约是一个大跳舞厅,胡适用来作藏书室。大厅的南面,是一间长方形的房,是胡适的书房。书房东头开一小门过一小过道,又开一小门出庭院,以便胡适散步。大厅北面有一间房,作为我的工作室和寝室……二楼向南最大的一间房是胡适胡师母的寝室,另有几间房是胡祖望、胡思杜的寝室……楼上有两间浴室、卫生间,胡适胡师母用一间,我和胡祖望、胡思杜用一间。三楼我没有上过,女佣杨妈住在上面。

抗战前,陶孟和在北平住北新桥,金岳霖和陶是老朋友,他回忆说:“这所房子很特别,南北两头是房子,中间是一个大花园,主要花可能是海棠、丁香。北屋是中国式的;南屋是北平特有的早期西式的房子,它本身似乎没有什么可取的地方。但是整个房子的布局很特别,我觉得应该保存,也可以用此来纪念陶先生。”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