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页(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然而《世语》中却说,伯奢不在,他的五个孩子热情款待了曹操。但曹操因受通缉,疑心过重,担心他们告密,于是将他们斩杀之后逃走……斩杀热情款待自己的人,不得不说是一种无法原谅的行为。

在孙盛的《杂记》之中,曹操听到磨刀的声音,怀疑吕氏一族怀有二心,于是杀了他们。“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曹操杀人之后还如是宣言。

在《三国演义》里,曹操斩杀吕伯奢的孩子之后仓皇出逃,途中遇上了吕伯奢。两人擦肩而过,曹操又返身折回,连同吕伯奢一并斩杀。他想,假若放过他,吕伯奢回家之后看到尸骨,定会对自己怀恨在心,还不如趁现在杀了他,免得将来留下祸根。

正史《三国志》记载: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其中,也写到他在中牟县受人怀疑,幸得相识者所救之事,但对于路过吕伯奢家的事情却只字未提。正史《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与魏国对峙的蜀汉遗臣。他编撰此书的年代又是魏国灭亡、司马家的晋朝兴起时。也就是说,作者当时完全没有必要回避曹操的丑事。不论怎么看,他更应该着力渲染曹操的恶行才是。然而,《三国志》中却并没有记载曹操背恩杀人之事。想来这不是作者为了节省笔墨,而是故事并非事实吧。

由于诸多小说家有偏好蜀汉的倾向,曹操在这些书中被塑造成反面人物,许多滔天罪行都被硬加到他的身上。吕伯奢的故事大约也是其中的一例吧。

掌控洛阳

起初,陈潜以为聚居于圣地白马寺的月氏族人,不过是好奇心很强而已。然而,随着与月氏族人的往来日益密切,陈潜逐渐意识到,那并不是单纯的好奇心。要了解各种各样的事情,就必须尽可能多地搜集信息,然后通过分析这些信息来决定自己如何行事。为了生存下去,必须尽可能了解所有的事情。因此,月氏族人才会竭尽全力收集信息,这远不是一时消遣的好奇心的驱使。“这一条不可不学。”陈潜想。他所属的五斗米道,也有许多需要向佛教学习的地方。两个教派似乎具有一种使命感,想要成为民众精神的寄托。相比之下,月氏族人显得更加努力,这可能与他们身为异族、客居此地的特殊条件有关系吧。

“对了,挟持天子逃出宫城的诸多宦官投河自尽,真是因为看到董卓的军队?”支英问。

被问的人是汉族信徒张某。当时,汉人中信奉佛教的还不是很多。那天,他恰巧身在洛阳城外的小平津附近,偶然目睹了皇帝逃出都城之后的样子。“津”字意为渡口。所以,河川附近,多以此字命名。今天,洛阳城北也有名叫孟津的县城。东汉时期的小平津也是这样的渡口。从地名中的“小”字可以看出,这里并非繁华之地,只是河边的一处小渡口,附近也没有几户民家。那天晚上,张某正在此处垂钓,他知道哪里容易钓到鲂鱼。

日本没有鲂鱼。以前去过中国的人,因为这种鱼身体扁平,将之称为“鳊鱼”。这鱼的小刺很多,但是味道非常鲜美。“岂其食鱼,必河之鲂。”《诗经》中有这样的句子。意思是说,都是吃鱼,又何必一定要吃黄河的鲂鱼?这是在建议不妨将就一些吃点别的鱼算了。这首诗的后面一句是“岂其娶妻,必齐之姜”。大意是,都是娶妻,又何必一定要娶齐国的美女?齐国美女确实美艳温婉,然而人不可期望太高,别的女子就不能勉强接受吗?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就对黄河鲂鱼<a href=https:///Tags_Nan/ target=_blank>情有独钟</a>。

那晚张某正在河边垂钓,天子一行来到了附近。当然,起初张某并不知道那是当今天子。“又失火了?唔,不是我家的方向。”张某一边垂钓,一边眺望洛阳城里的火光。河边筑有河堤,张某的垂钓之处是在越过河堤、靠近河边的地方,河堤在他的身后。忽然间河堤上传来说话的声音。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