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节(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三、在新思想成就中,都突出了现实社会中“人“的巨大的作用。中国以人为本的思想倾向突出,西欧则形成了“人文主义“的思想。

诸子论道的出发点都是以“人“为本,各种政治主张也是以人作为出发点的。如儒家的“仁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孟子的古代民主思想;道家的辩证法;墨家的科学思想;法家的唯物思想;兵家的军事思想等,在今天依然闪烁光芒。即便是那“诡辩“的名家,也开创了中国哲学史上的逻辑学领域。我们可以、也应该鉴借儒家的刚健有为精神,来激励自己发愤图强;鉴借儒家的公忠为国精神,来培育自己的爱国情怀;鉴借儒家的“以义制利“精神,来启示自己正确对待物质利益;鉴借儒家的仁爱精神,来培育自己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鉴借儒家的气节观念,来培育自己的自尊、自强的独立人格;也鉴借墨家的“兼爱“、“尚贤“、“节用“;道家的“少私寡欲“、“道法自然“;法家的“废私立公“等等思想。

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起源于14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其后遍及西欧整个地区。人文主义者以“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他们提出“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是无所不有“的口号。文艺复兴的最大成就是在观念上复活了真正的个人,否定了抽象的、集体的、附庸的人,肯定了个人和个体的价值、尊严与伟大,断定个人不应该成为任何集体的附庸,主张个人是自身命运的主宰。文艺复兴向我们揭示,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小宇宙,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并拥有实现这一潜能的权利。而这正是现代世界文明及其制度架构的观念基础。世界虽然不是由观念决定的,但是人类的行为和人类的制度都是建立在某种观念基础上的。他们非常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他们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他们歌颂人的智慧和力量,赞美人性的完美与崇高,反对宗教的专横统治和封建等级制度,主张个性解放和平等自由,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要求现世幸福和人间欢乐,提倡科学文化知识。

这场文艺复兴表明:以对个人的发现和确立个体价值为使命的文艺复兴,是任何文明的成长必须经过的阶段。文艺复兴是人类文明的演进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是人类一次精神涅槃,是人类对自身认识的一次观念上的脱茧。所以,人文主义的理念,其重点是“人“,是“人“的本能的发挥,是“人“追求真、善、美的动力。

3.真理的火花,来源于智慧的碰撞

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人,那么也许他会把自己的智慧当做真理;当世界上出现另外一个人,并且与前一个持有不同的观点时,真理的地位就被动摇了,究竟哪个是真理呢?假如他们想了几个办法来决定,最简单的就是轮着当真理,你一三五,我二四六,或者,划拳决定,谁赢了谁的观点就是真理,再或者,看谁跑得快或者比谁跳得高。但是,当世界上出现了第三个人,如何决定真理就变得复杂了。当世界上出现第四个第五个乃至成千上万到今天的世界总人口达到70亿,谁的观点是真理就成了莫大的难题。甚至穷世上所有的智者都没能给真理下出一个令所有人都认可的定义。正是由于选择的增多,人们的观点离真理越来越接近。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