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节(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在现代,《孙子兵法》的作用不再局限于一本军事著作的范畴,它还被广泛运用于政治斗争、商业竞争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我们办起事来多几分智慧,少走些弯路。《孙子兵法》是美国西点军校和哈佛商学院高级管理人才培训必读教材,是影响松下幸之助、本田宗一郎、盛田昭夫、井深大一生的书,是通用汽车CEO罗杰·史密斯、软银<a href=https://..vip/tuijian/haomenzongcai/ target=_blank>总裁</a>孙正义成功的法宝、商界必备实战手册、启迪人生权变创新的智慧。兵法的核心在于挑战规则,唯一的规则就是没有规则,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

兵家的另一代表人物就是孙膑,孙膑是孙武后代,本名孙伯灵,山东鄄城人。年少时与庞涓同学兵法,后庞涓为魏惠王将军,骗孙膑到魏,用髌刑(古代削去膝盖骨的酷刑),被齐国使者偷偷救回齐国后,被齐威王任为军师,马陵之战,身居辎车,计杀庞涓,打败魏军。著作有《孙膑兵法》,部分失传。

纵观《孙膑兵法》十六篇,在继承孙武军事思想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

其一,孙膑在《威王问》中阐述了战争是政治斗争工具的战争观。他明确地说,战争不是什么别的,而是先王传布“道“,即政治的工具。先王不是不想要“责仁义,式礼乐,垂衣裳,以禁争夺“,为社会创造和平的生活环境,但是,依靠空口说教办不到,所以才“举兵绳之“,用战争的手段禁止争夺。然而,战争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并不是可以经常使用的。战胜固然可以“存亡国,继绝世“,而一旦战败,则会“削地而危社稷“。所以,对待战争“不可不察“,要慎之又慎。喜好战争的国家一定灭亡,贪图胜利的人一定受辱。孙膑的这种战争观显然比《司马法》所说的“以战止战“的思想更加深刻。

战争作为布“道“的手段,进行战争一定要合于“义“,“战而无义,天下无能固且强者“。经济是战争的基础,只要有充足的物质准备,小城照样能巩固坚守。在《强兵》篇,孙膑又进一步提出,要想强兵,当务之急在于“富国“,明确揭示了战争对于经济的依赖关系,在理论上发展了孙武所提出的“因粮于敌,取用于国“的论题。

其二,发展了孙武“任势“的军事理论,明确提出了“因势而利导之“的作战原则。《吕氏春秋·不二篇》说:“孙膑贵势“,这指明了孙膑兵法的特点。势是战争态势,是敌我双方军事实力(包括兵力、武器装备、军事物资等)的布局。孙武早在十三篇中就提出了“任势“,即驾驭战争态势的思想。孙膑则在“任势“的基础上,提出创造和争取有利作战态势的各种原则。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