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节(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书中还提出了“法天地“、“传言必察“等思想,和适情节欲、运动达郁的健身之道,有着唯物主义思想。同时,书中还保存了很多的旧说传闻,在理论上和史料上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另外,书中也有一些天人感应的迷信思想,对于后人而言,应该加以分辨。司马迁在《史记》里将《吕览》与《周易》《春秋》《离骚》等并列,表示了他对《吕氏春秋》的重视。东汉的高诱还为其作注释,认为此书“大出诸子之右“,即超过了诸子的成就。《汉书·艺文志》则将该书列入杂家,所以儒家学者不再重视。

后世杂家学派的另外一个代表人物是刘安,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他也是豆腐的发明者。文帝十六年,文帝把原来的淮南国一分为三封给刘安兄弟三人,刘安以长子身份袭封为淮南王,时年十六岁。他才思敏捷,博学多才,与一般皇室子弟不同,他自少就不喜欢骑马打猎,而好读书治学,善文辞,乐于鼓琴。《文心雕龙·神思》记载:“淮南崇朝而赋骚。“他喜欢交游宾客,曾招募宾客、术士数千人,在淮南王府从事讲学、炼丹。他一心想为父报仇,串通刘赐密谋反叛,事泄后二人皆畏罪自杀。但当地却传说,刘安在捕快到来之前,与江湖方士一起服了炼成的仙丹,升天成了仙,并留下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传说。

他是西汉知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奉汉武帝之命所著《离骚体》是中国最早对屈原及其《离骚》作高度评价的著作。曾“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集体编写了《鸿烈》(后称该书为《淮南鸿烈》或《淮南子》)一书。《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内篇论道,外篇杂说,现只流传内二十一篇。《淮南子》以道家思想为主,糅合儒、法、阴阳五行等多家思想,并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提出了“道“、“气“等学说和观点,同时还包含和保留了许多自然科学史的材料。

尸佼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也是先秦三晋思想文化杰出代表人物之一,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曲沃县志》中记载:“尸佼,晋人,卫鞅客。立法理民,尝与佼规。鞅诛,亡入蜀。“班固把《尸子》列在“杂家“之列,后来《宋史》改列《尸子》为儒家,清·孙星衍又称《尸子》为杂家。刘向说:“《尸子》,晋书。“《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称其为楚人。他的思想融合了儒、墨、道、法各家,和孟轲、荀卿、商鞅、韩非子等人的思想都有相通处,对农家许行也有影响,是中国古代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所普遍接受的宇宙概念,出自先秦诸子中的尸佼。《尸子》云:“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这是迄今在中国典籍中找到的与现代“时空“概念最好的对应。汉·高诱注《淮南子》说:“四方上下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就是沿用了《尸子》中对宇宙的定义。

对于纷繁复杂的各家学说的诠释,由于尸佼刻意的兼综并取,使各家彼此相通,从而也抹杀了各学派的对立、分歧。而真理往往是在相非相争、百家争鸣中得以出现、发展的。但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引进、容忍、融通多元文化、百家各说,然后加以选择和中合,是有其实践价值的。《广译篇》透露出来的,就是希望结束纷争混乱,实现统一的思想。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