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节(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这一年,邵飘萍继续在他独立创办的《京报》纵横论政,激扬文字,批评时弊,指斥权贵,仅一年就发表了不下于百篇的时评、通讯。12月,名垂史册的《京报副刊》出世(孙伏园主编),他还在《京报》一连推出了戏剧、

妇女、儿童、图画、文学、电影、民众文艺等七个周刊,堪称史无前例。

最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年年末,在“万恶贯盈的北京“(郁达夫语)先后出现了《语丝》、《现代评论》两个风格不同却同样不能忘记的周刊。11月17日创刊的《语丝》以刊登杂感、散文为主,其创刊人、主要撰稿人鲁迅、周作人、刘半农、钱玄同、林语堂等,他们当时大多是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教授。在周作人执笔的《发刊辞》中说:“我们个人的思想尽自不同,但对于一切专断与卑劣之反抗则没有差异。“宋原放主编:《中国出版史料》现代部分,第一卷上册,山东教育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页78。“自由思想,独立判断,和美的生活“是他们的追求。“除了政党的政论以外,大家要说什么都是随意,唯一的条件是大胆与诚意,……我们有这样的精神,便有自由言论之资格;办一个小小周刊,不用别人的钱,不说别人的话。“林语堂进一步说:“所以我主张《语丝》绝对不要来做‘主持公论’这种无聊的事体,《语丝》的朋友只好用此做充分表示其‘私论’、‘私见’的机关。““凡有独立思想,有诚意私见的人都免不了多少要涉及骂人。“张铁荣选编:《卷地潮声——〈语丝〉散文随笔选萃》,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页325、327。

《现代评论》创刊号刊头

12月13日创刊的《现代评论》,内容包涵“政治、经济、法律、文艺、哲学、教育、科学“等等,最初是由郁达夫他们的创造社与太平洋社合办的,实际上主要撰稿人都是北大教授,如王世杰、陈源、高一涵、胡适等。创刊号简短的“启事“指出:

本刊的精神是独立的,不主附和;本刊的态度是研究的,不尚攻讦;本刊的言论趋重实际问题,不尚空谈。宋原放主编:《中国出版史料》现代部分,第一卷上册,页89。

从《语丝》的发刊辞和《现代评论》的启事,我们似乎读不出什么太大的差别,都带有“《新青年》时代“的流风余韵。但这确实是两个不同的知识分子群体,代表了“五四“浪潮之后两条不同的精神路向、不同的价值选择。曹聚仁认为《现代评论》比《语丝》“更富综合性,更富文学意味,更有绅士的气度,也更有自由主义的气氛。他们这两种周刊有时是互相敌对的,但在新文学运动的继承工作上,却又是十分协调的。““《现代评论》所发表的政论,也是第一流的好文字,那是《语丝》社所不写的。“曹聚仁:《文坛五十年》,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页172—173。

这两个周刊不仅在当时、而且对未来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需要《语丝》,也需要《现代评论》。它们的同时出现(相距不过一个月),至少标志着当年言论界多元的声音。在军阀主导之下、只有枪杆子才有发言权的年头,在那个我们小时候就知道是暗无天日的时代,它们的存在足以温暖一个苦难民族的灵魂,足以照亮一个个星月无光的夜晚。

[记事]

2月14日,上海书业商会等四团体发表宣言,反对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的“印刷附律“。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