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节(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11月26日,在辛亥革命史上光焰万丈的《民报》月刊(《二十世纪之支那》后身)在日本东京破土而出,作为同盟会的机关刊物。孙中山撰写的发刊词中首次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民报》甫一出世,即举世风靡,仅创刊号就重印了7次,万多份。由胡汉民、汪精卫、陈天华、朱执信等执笔的文章,鼓吹革命不遗余力,青年学子争相阅读,很快就与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形成对峙之势,强有力地吹响了革命的号角,“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誓言从此回荡在历史的夜空中。

[记事]

5月8日,清廷军机处致函各省督抚“严行查禁“《革命军》、《新广东》、《新湖南》、《浙江潮》、《黄帝魂》、《新民丛报》等“悖逆“书刊,共列举了23种,指控它们“骇人听闻,丧心病狂“。

8月15日,创办不到一年的《安徽俗话报》出至22期停刊。

8月16日,直隶总督袁世凯下令禁阅《大公报》,直到11月初才解禁。

8月27日,宋教仁、陈天华等6月3日在日本东京创办的《二十世纪之支那》,因第二期刊出的《日本政客经营中国谈》一文,被东京警察厅以“妨害安宁秩序“全部没收,并勒令停刊。

9月,昆明《云南日报》一位主笔因为刊出演绎、介绍黄宗羲《原君》的文字,遭到拘捕,被充军。

秋天,汉口《楚报》中文版主笔张汉杰,因刊载张之洞与美国签署的粤汉铁路借款合同密约全文,并着论抨击,被判处10年监禁,报纸遭查封。

11月24日,广州《拒约报》(旬刊)出版了3个月即遭查禁。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