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节(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王安石在地方上的变法实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却同样也有让他感到麻烦的事情。可在别的官员看来,他们倒真的非常希望这样的麻烦越多越好,究竟是什么事情呢?原来是升职惹的祸。想他王安石在地方上做小官已经10余载了,也该升职了,可是王安石不乐意,心想,刚刚在地方上实行变法,眼看着就能够见到成效,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他才不要去蹚京城的浑水呢。他写了一封非常自谦的信,表面上看来他是在说自己能力不够,地方上又有很多事情是由他负责,这时候离开,太不负责任了,实际上他婉言拒绝了升官。

他的这种行为在很多同僚看来,都有些不可思议。不过他们也有着持之以恒的精神,好你个王安石,你能拒绝一次,拒绝两次,难不成还能拒绝10次?接下来,王安石的管辖范围内总是能够看到手里拿着委任状的官员,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前来,目的只有一个,让王安石接受他们的委任状,到京城去做官。

按照我们的理解,一个普通的地方官如此受到朝廷的重视,有人这么惦记着自己,这得是多大的荣幸啊,肯定早早就接受了委任状,回到家中还得给列祖列宗的牌位磕上好几个响头,多谢祖宗们保佑,要不然就是长跪不起,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顺带感谢一下老天爷……

然而,王安石不同于常人,至少在这件事上,他和常人的做法大相径庭。每每有下人来报说送委任状的大人到了,他就借故躲起来,毕竟当面拒绝还是有伤和气的,躲成了他的一个绝技。据说最狼狈的时候,他都躲到茅厕去了。如果王安石会点拳脚功夫,没准就直接飞檐走壁逃跑了。

其实对于他的这种行为,很多历史学家都曾经分析过,王安石之所以能够如此泰然处之,并非是他真的就这样淡泊名利,而是因为在他心中,有一个坚定的目标,那就是变法,所以他宁愿守着这个已经初见成效的地方。然而,在那个皇权大于天的时代,很多时候,人往往是身不由己,没有半点自由。在逃避了很多次之后,王安石还是踏上了来京的道路,担任三司度支判官。

在前面我们说了,他给仁宗皇帝呈上了一篇万言书,并没有得到仁宗皇帝的重视和认可。在这种时候,王安石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等待一个机会,一个能够让他完成变法的机会。好在上天待他并不薄,他等到了。

1067年,宋神宗继承了皇位。一朝天子一朝臣,这话一点都不假,自从他即位之后,他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心腹,王安石就是其中的一个。宋神宗和宋仁宗不一样,他现在刚刚登基,风头正劲,一心想要让大宋强盛起来,也想着自己能够名垂千古。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曾经非常认真地看过王安石的万言书,对他的治国之策非常欣赏。不过宋神宗接过来的是个烂摊子,当时的大宋已经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危机:军费<a href=https://..vip/tuijian/xitong/ target=_blank>系统</a>庞大的开支造成了国库的虚耗;朝廷内部也养了很多闲散人员,既然是朝廷中人,就必须要发放俸禄,这些不必要的开支成了大宋的一大负担;再者,大宋周围还有虎视眈眈的大辽和西夏,每年要赠送的岁币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这些都让宋神宗感到头疼,如果真的能有一种解决办法,彻底扭转这样的局面,他又怎么会不支持呢?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