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节(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宣和三年二月庚辰,宋江犯淮阳军,又犯京东、河北路,入楚州界。知州张叔夜招抚之,江出降,……六月辛丑,辛兴宗、宋江破贼上苑洞。

前半段同《宋史》和《续资治通鉴》的记载基本符合,后面则提到六月份辛兴宗同宋江破贼上苑洞。《宋史》和《续资治通鉴》都提到了辛兴宗参与平定方腊,却没有提到宋江。可见即便宋江参加了平乱,这支部队也是可有可无的,最多是一支偏师。

宋朝的农民起义规模小、人数少,这和当时的经济环境有很大关系,老百姓的口袋里都有钱了,还有谁会参加那种有丧命危险的农民起义呢?

一个朝代能够拥有这样平稳的环境,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尽管宋朝也遇到过天灾,发生过人祸,但对于整个宋朝,并没有起到绝对性的冲击,这也是统治者的另一种功劳。因为只有社会稳定了,农民才能够安心<a href=https://arget=_blank>种田</a>,商人们才能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之中开展贸易往来,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5.科技进步的巨大成果

经济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一种元素,那就是科技的发展。正是因为有了先进的技术,才能够促使经济蓬勃发展,而发达的经济又会促使科技更上一层楼。要说这宋朝的科技,还真不是盖的,在中国古代史上,绝对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火药、造纸、活字印刷和指南针,这是我们在小学课本上就学到过的知识,其中的活字印刷、火药、指南针,就是在两宋时期完成或开始应用的。

印刷这项技术,源于东汉末年,早在熹平年间,中国就出现了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到了隋朝,雕版印刷正式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

何为雕版印刷?简单点说,就是找一块比较厚的木板,一定要厚,要不然一刻就漏了;将要印刷的内容抄写在薄到近乎透明的稿纸上,然后找个雕刻师傅把没有字的地方削去,字就凸出来了。等到要印刷的时候,用墨汁往木头上一抹,再往纸上一印,收工!

可是,这雕版印刷太不方便了,费时费力不说,还费木头,不环保啊。于是在北宋年间,毕昇就对雕版印刷进行了跨世纪的改革。其实他的改革方法也很简单,就是用胶泥取代了木头,把体积变小,每一块只刻一个字,然后用火烤硬,利于保存。想要印什么内容,就在字库里面找,排列好了,就能印刷了。

别看这三言两语就解释清楚了,可技术改良这种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除了需要大量的实践之外,还需要那最重要的灵光一闪。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