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的1920年,对巴顿来说是喜忧参半的一年。这一年,由于他对坦克部队贡献突出,巴顿荣获一枚服务优异勋章,这是一项十分崇高的荣誉。这也是巴顿在这次大战中最后的纪念,除此之外,留给巴顿的就只有烦恼了。

《凡尔赛和约》签订之后,法国总理克里蒙梭宣称“我们已经把战争进行得十分彻底,十分彻底了。“美国对保持一支何等规模军队为宜的问题展开了辩论,结果轻而易举地达成了共识:保留一支人员少,规模小,但比较精干的队伍。陆军首当其冲大裁减。陆军参谋长佩顿·马奇将军由上将降为少将,数千名正规军军官被宣布退役,尽管他们不断抱怨政府“忘恩负义“,但丝毫无济于事。

当巴顿还没有来得及为他的同行洒下一掬同情的泪水之时,1920年6月,《国防法案》出台了。它规定陆军定额是28万人,两年之后,万人。最令巴顿伤心的是,坦克兵失去了存在的法律依据。该法案规定,坦克兵配属步兵,不再作为独立的兵种存在。《国防法案》还规定,坦克兵以连为单位配属步兵,每个步兵师配属一个坦克连,由步兵军官统一指挥。1920年,全年的坦克经费只有500万美元。

这一法案的公布,表明战后以来巴顿为了他的坦克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付诸东流。

巴顿在战后被任命为米德军营的负责人。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组建的坦克部队被作为装甲部队的核心而保留下来。与此同时,原在宾西法尼亚州科尔特军营受训的坦克兵在德怀特·艾森豪威尔中校的指挥下,来到米德军营与从法国返回的坦克兵合编。1919年3月,巴顿与艾森豪威尔在米德军营的坦克中心初次相见,虽然两人的经历与学识各不相同,但他们志向相同,都立志为装甲部队奋斗。尽管巴顿的年龄和军衔都比艾森豪威尔高,但对装甲部队抱有的同样热情,把这两名优秀的军人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们建立了牢固的友谊,这种友谊一直持续到巴顿去世为止。正如艾森豪威尔所说,“有时他们两人之间的尖锐争论几乎达到白热化,但这些争论的事情多是理论和学术方面的,而不是个人和物质方面的。“

巴顿一直在为他的坦克部队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金钱,甚至连他的亲爱的比特阿丽斯也加入了支持他的行列。

虽然坦克的经费越来越少,油料也日益减少,但巴顿仍乐观地工作着。他参加了一个技术委员会的工作,研究如何改进坦克的装备,使其从原始的粗胚形态走上成熟。一个叫沃尔特·克里斯蒂的发明家给巴顿的坦克带来了一个可能发展的机会。

为了实现自己的坦克是最先进而又最简单的武器的设想,巴顿资助克里斯蒂研制新坦克。并在米德军营专门为他安排了一次表演。

这次表演对巴顿来说意义重大,他认为它几乎可以决定坦克部队是存留还是取消的命运。然而陆军部的将军老爷们却不这样认为。

表演当天,巴顿夫人和陆军部的7位将军出席观看表演。这次参加表演的坦克,不是由别的运输工具运来的,而是靠自身的动力,长途跋涉了250英里到达的。它的时速是每小时30英里。这个速度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