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一、次经(Apocrypha)次经包括哪些类书卷己如上述。一般的书目共有下列十五卷:《玛喀比传上卷》(I abees亦译马加比)、《玛喀比下卷》(Ⅱ abees)、《多比传》(Tobit)、《犹滴传》(Judith)、《以斯帖补篇》(The Additions of Esther)、《所罗门智训》(The Wisdon of Solomon)、《便西拉智训》(Sirach or Elesiasticus)、《巴录书》(Baruch)、《耶利米书信》(The Letter of Jeremiah)、《三童歌》(Son of the Three Young Men)、《苏撒拿渤》(Susanna)、《彼勒与大龙》(Bel and the Dragon)、《以斯拉续篇上卷》(The First Book of Esdras)、《以斯拉续篇下卷》(The Second Book of Esdras)、《玛拿西祷言》(The Prayer of Manasseh)。上列十五卷书目除《以斯拉续篇上卷》、《以斯拉续篇下卷》、和《玛拿西祷言》这三卷外,天主教对其它12卷与圣经正典同等看待。十六世纪宗教改革后,《次经》在新教中没有地位。马丁路德在其新译德文圣经中,把主要的次经书卷附于旧约正典书卷之后作为附录,并加上如下按语:“这些次经书卷不能与圣经同等看待,但仍是有教益的读物。“英国圣公会(Anglican安立甘教会)认为次经可作为生活典范和行为指南,但不应作为教义的根据。

次经各卷的主要内容:

《玛喀比传上卷》记载玛喀比起义时期,从公元前175年安条克四世伊皮法尼斯到公元前135年玛喀比王朝约翰·胡肯奴掌权40年间的犹太简要历史,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全书共16章,分别记述安条克四世的迫害、马提亚起义、犹大·玛喀比的事迹、约拿单为领袖、西门的战迹。约写于公元前105年约翰·胡肯奴死后不久。原文为希伯来文。

《玛喀比传下卷》重述玛喀比起义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包括安条克四世的迫害、犹大·玛喀比战胜安条克五世的将军尼迦拿的事迹等。与《玛喀比传上卷》比较,本卷更重视神迹的描述。本书作者不同于上卷,可能写于埃及亚历山大,年代约公元前100~50年间,原文为希腊文。

《多比传》为一劝善故事。主人公多比是个虔诚的义人。亚述灭亡以色列国后,多比全家被掳去尼尼微城。多比广行善事,反而眼睛致瞎,其子多比亚历经困难曲折,终于取得灵药,治好父亲瞎眼,还带了银钱和一个新婚妻子回来,合家欢庆义人终有善报。约公元前200年写于埃及亚历山大,原文为希伯来文或阿拉米文(即亚兰文)。

《犹滴传》描绘一个虔诚的犹太寡妇犹滴的英雄事迹。犹太城市被敌人围困,危在旦夕,犹滴毅然换下寡妇服饰,盛装打扮。以其美色与敌酋周旋4日,在不得不接受敌酋酒宴的夜晚,灌醉敌酋,割下其首级,使敌军惶恐败退,城市转危为安。本书可能写于公元前150年左右玛喀比起义时期,以一个犹太女子犹滴的虔诚、机智和勇敢的英雄事迹,用以鼓舞犹太人的斗争精神。原文是希伯来文。

《以斯帖补篇》为6段《以斯帖记》希伯来文本所没有的段落,希腊文七十子译文将这6段分别嵌入《以斯帖记》的适当部份,使其内容上下衔接。拉丁文和英文译本则将此6段作为补篇,附录于书后,原《以斯帖记》为10章,此6段成为第11到第16章。此6段内容包括以斯帖的祷告、亚哈随鲁王恩待犹太人的诏书等,丰富了《以斯帖记》的内容并增加了虔敬的宗教色彩。原《以斯帖记》中没有一次提到上帝,也无以斯帖信托祷告的内容。约写于公元前150~50年间,原文为希腊文。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