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列宁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科学地分析了国际形势,指出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东方国家已经卷入了全世界革命运动的总旋涡,世界斗争的结局正是取决于占世界人口绝大多数的东方各国人民的解放斗争。列宁认为,在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是完全和绝对有保证的"《列宁全集》,中文2版,第43卷,391页。。同时,列宁清醒地估计到仍处在资本主义包围中的苏维埃俄国面临的困难和危险,告诫全党要极其慎重地维护工人政权,加强工农联盟,注意并防止工人阶级同农民之间可能产生的任何分裂。这是苏维埃俄国整个战略策略的根本出发点。

第七章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和发展

20世纪20年代中期到50年代初,是苏联历史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年代。这一时期,国际形势十分严峻,国内斗争异常复杂。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在无所前鉴的情况下,根据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提出的一些理论设想,结合苏联的具体实际,领导苏联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作了长期的可贵的探索,提出并实施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运行体制,形成了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这一基本框架在苏联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20世纪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种探索。这种探索,无论是理论的还是实践的、成功的还是失败的,都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都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各种探索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有益经验和深刻教训。

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最初探索

从1924年1月列宁逝世一直到1929年,围绕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斯大林先后同托洛茨基、布哈林等人展开了激烈的理论争论,争论所涉及的问题非常重大而又极其广泛。理论争论的主题涉及列宁主义问题、新经济政策问题、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问题和如何选择社会主义建设方式和道路问题等。这些理论争论,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选择和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产生了直接的、重要的影响。

1.关于列宁主义的争论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