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1932年12月25日,蒋介石亲笔拟了个电报给张学良,主要内容是:"倭寇北犯侵热,其期不远。此间自中回京后,已积极筹备增援,期共存亡,并已密备6个师,随时可运输北援,粮秣弹药,中到沪亦备办。甚望吾兄照预定计划,火速布置,勿稍犹豫。今日之事。唯有决战可以挽救民心,虽败犹可图存,否则必为民族之罪人。"蒋介石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欺骗张学良,二是欺骗全国人民。

但张学良却被蒋介石的电报打动了心。1月17日,张学良电告蒋介石,因热河东部防务空虚,要求中央军和晋军前去增防。1月24日,张学良去南京与蒋介石会晤商谈,蒋介石着意敷衍了一番。张学良兴冲冲地准备打日本,哪里知道蒋介石的如意算盘之中是这样盘算的:战必败,那只有牺牲张学良了局。

2月中旬,蒋介石派代理行政院长为首的一批军政大员北上,有军政部长何应钦、厅长王伦,内政部长黄绍竑、外交部长罗文干,参谋部次长杨杰、厅长熊斌等。表面像是全力支持张学良守热河,骨子里却准备以何应钦接替张学良。1932年8月,张学良任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委员长是蒋介石兼的。这次蒋任命何应钦为北平军分会参谋团团长,黄绍竑任参谋团参谋长。行前,蒋介石对黄绍竑说:"北平军分会仍然是我的名义,你就是我的参谋长;而且敬之同去,他以后要在那里主持,你仍然是我的参谋长;你不但要在军事上帮敬之的忙,尤其在政治上要帮帮他。"黄绍竑才明白蒋介石要用何应钦代替张学良,要去帮助何应钦"安内"。

2月16日,宋子文一行与张学良等浩浩荡荡到达承德。在18日中午欢迎宴上,宋子文慷慨激昂地说:"日寇野心无已,欺侮我们太甚,你们只管打,子文敢断言,中央必为诸君后盾,诸君打到哪里,子文跟到哪里。"但是他对敌我态势、作战方针未做任何说明,只是用空话代替抗日大计。当天下午,宋子文一行就匆匆赶回北平,随即悄悄地回了南京。宋子文的意图是帮助蒋介石制造假象,欺骗舆论。张学良却勉励各将领誓导热河,准备反攻。

然而,蒋介石年前在电报中许诺的事,并没有全办。他所说的"密备6个师"是假话,1933年2月,日寇开始进攻后,蒋介石东拼西凑地先后调去3个师,但都行动迟缓。实际上蒋并不是无兵可调,不过是派点中央军北上掩人耳目而已。至于粮秣弹药更是空话。在日军未进攻热河前,张学良曾令荆有岩去南京请拨抗日饷械,却毫无着落。

但张学良由于匆忙部署,部队行动不统一,各种准备都不充分,士无斗志,军心涣散。因此,热河的防守十分薄弱。而日军采取集中优势兵力攻占一地后,即以快速部队跟进,只用13天的时间就占领了整个热河,随后转向长城各口进攻。

热河失守,全国舆论大哗,愤怒谴责南京政府,也谴责张学良。3月7日,张学良致电南京政府引咎辞职。

【点评】"攘外先安内"是蒋介石对待日本侵略的既定方针,但是面对张学良和全国人民越来越强烈的抵抗要求,蒋介石大玩虚招,又是发电报,又是许愿,并亲自和大官大员"北上"安排"大局",而实际上全是空话假话。善玩虚招是蒋氏处事的特点之一,骗人欺人是他一贯的做法,说假话、许空诺是他的处事之道。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