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在广州解放前夕,邓文仪曾命令广州卫戍区司令李及兰大肆破坏城市设施,犯下了种种罪行。最令人愤恨的是他下令炸毁了广州市区的海珠桥。海珠桥是广州人民用血汗建筑的横跨珠江的大铁桥,工程浩大,建筑雄伟,是广州人民引以自豪的建筑之一。国民党要破坏大桥的消息传出后,广大市民纷纷派代表向广州当局请愿,坚决反对破坏大桥,但由于邓文仪等人的干涉和阻挠,请愿毫无结果。

10月14日,军警突然宣布大桥"紧急戒严"。不久,又宣布解除警戒,车马行人照常行驶。可人们哪里知道,丧心病狂的反动派已经在他们的脚下安装了400多箱黄色炸药。下午6时,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钢架结构的珠海大桥腾空而起。桥上的一切化为乌有,途经行人被炸得粉身碎骨,桥下的船只也顷刻间化为支离破碎的木板,一时间,珠江两岸呻吟号哭声四起,惨绝人寰。事后统计,海珠桥血案造成灾民三千,死伤五百,沉毁民船轮船百余艘,震损房屋数百间。海珠桥血案教育了广州人民,更增强了他们对国民党的无比仇恨。

早已跑到成都的蒋介石,得知这一消息后十分高兴,称赞邓文仪等人干得好。随即邓文仪被任命为台湾国民党省党部主任委员、行政院内政部政务次长等职。邓文仪也以此在台湾国民党政坛上又混了几年。

【点评】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赏罚分明,此乃统军御将要诀,蒋介石虽不能做到赏罚分明,但是,他有功必赏倒是大多时候能够做到,蒋氏之赏,即是给钱给官,赏钱封官是他奖赏的两大法宝。在贪污盛行、逐官成风的国民党政府和军队内,此术十分管用,为此蒋介石也揽住了许多"武将""文臣"为己效劳。

有功必赏是蒋氏重要的处人之术,也是他御将的法宝。

第二部分 16.巧造幌子,压制对手

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一心篡取中国革命大权,尝试着对革命发动了第一次突然袭击,制造了一起骇人听闻的"中山舰事件"。

为什么蒋介石要选择中山舰作为突破口来打击共产党呢?

这是因为中山舰是当时广州国民政府管辖的惟一的一只装备完善的军舰,具有较强的实战能力。蒋介石早就想把海军局和中山舰的实权夺过来。

在1925年8月,蒋介石就开始积极策动亲信欧阳格加紧夺取海军领导职位的阴谋活动。当海军局一度出现空缺,蒋介石认为时机已成熟,加紧帮助欧阳格夺取海军局长的职位活动时,国民政府却任命了共产党员李之龙代理海军局长兼中山舰舰长。

这对于蒋介石和欧阳格来说,是难以忍受的。更重要的是,李之龙在任海军政治部主任期间,就曾破获蒋介石的亲信爪牙、虎门要塞司令陈肇英贩卖私盐、牟取暴利的案件,上报国民政府,结果陈肇英被撤职查办。但是后来蒋介石却把陈肇英庇护起来。李之龙兼任中山舰舰长后,厉行缉私,这更加引起了蒋介石一伙的仇视。

因此,对于蒋介石一伙来说,掌握到中山舰指挥权的李之龙,是眼中钉,肉中刺,必欲拔除而后快。他们选择中山舰作为诬陷打击的目标就不值得奇怪了。

1926年3月18日晚,黄埔军校驻省办事处主任欧阳钟等三个蒋介石的爪牙,以学校驻省办事处的名义,到广州文德路李之龙住宅传达命令,全文如下: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