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中正灰未。

担当这种角色的黄郛一边诉苦,"反对派攻击外交,集中个人,甚觉困难";一边力争使蒋氏解脱困境,他在给同日方直接办交涉的殷汝耕的电文中,要他"请再见田中,如彼(指日方)元(13)日所谈,果属望总司令(指蒋)为收拾时局之中心人物者,(1)应免除其现处地位之困难;(2)应不伤其对国内之威严。将临(时)协(定)一说,统归后方并案办理。"

由于日军蓄意扩大事态,使一切外交活动都鲜有成效。竭力为蒋介石分忧担"丑"的黄郛非但没有受到嘉奖,反而在5月底接到蒋氏要他改任外交委员会会长、以王正廷继任外交部长的电报。蒋介石对此事的解释是:"膺白外交办失败了,一般老先生均不满意。"

黄郛当即辞去本兼各职,携带着妻子和女儿到莫干山隐居。

【点评】黄郛此番出任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部长,虽为时仅3个月,但其政治形象却大大改变:对资产阶级革命曾有所贡献的特立独行之士,成了赫赫有名的"亲日派"。究其原因有二:从"公"的角度说,他为推行国民党统治集团的外交政策——取得帝国主义的承认,完成由革命的反帝外交向争取帝国主义支持的外交方针的转变——而不遗余力;从"私"的方面说,在涉及有损国格和个人名誉的外交事务上,他不仅要为蒋三弟出面,而且还要代之受过。

蒋介石让黄把兄又作自己的代言人对日妥协,失败之后又让他作自己的替罪羊为己揽过,此一处人法十分高明。其中,事成功是自己的,事失败是他人的,蒋氏始终做了赢家。

第二部分 11.巧用第三者出面化解矛盾

1932年3月24日,由于叛徒的出卖,陈赓在上海被捕。

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逼供,他大义凛然,并揭露臭骂了前去软化投降的叛徒。4月,陈赓被押往南京。后又被押往南昌。

到南昌后,陈赓被软禁在南昌市的江西大旅社。为了诱逼陈赓自首,蒋介石首先派邓文仪去劝降。

邓文仪是黄埔第一期毕业生,作学员时就是一个右派人物,他和陈赓既是"同乡",又曾是"同窗"。陈赓也深知邓文仪的反动经历,打心眼里鄙视他。

陈赓被押解到南昌时,正值邓文仪"荣任"蒋介石侍从秘书兼南昌行营调查科科长。一天,他带些礼物,来看押解到此的陈赓。他一进屋,就把自己刚刚印行的《青年战争革命》小册子,双手递给陈赓。

陈赓笑笑:"嗬,你还在舞文弄墨。"

邓文仪的脸刮得光光的,头发梳得油亮,嘴角挂着微笑。说:"现在要安定社会,繁荣农村,改进教育,发展经济。蒋委员长如此器重你,你何不重整旗鼓,再展宏图呢?"

陈赓往铺上一躺,蹬掉鞋子,说:"邓文仪,老话说捆绑不成夫妻,你干吗要把我往你身上拉?我是共产党的人,死了也不进你们蒋家的牌位。你走吧,我要睡了。"

邓文仪不好再劝,转身走了。

第二天,他又来了。带了些绸料衬衣、哔叽长衫、礼帽之类。讪讪说道:"校长要见你,我领你去吧。你先洗洗澡,刮刮胡子,换换衣服,总得讲点礼貌呀!"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