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代表团参观了兵营、学习室、红场,在红军食堂进了午餐。然后组织群众大会,蒋介石在会上讲了话。

蒋介石说:"我们也准备与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决一死战。我们来到这里是为了向你们学习和同你们联合起来。"他向红军许诺,在战胜中国北方的军阀之后,"就伸出友好的同盟者的手,以便共同奋斗"。

他的讲话一再被热烈的掌声打断,团的乐队几次奏起《国际歌》。讲话的结尾沉浸在红军雷鸣般的"乌拉"声中。在从部队返回住处的途中,蒋介石一再表示对红军的士气感到鼓舞。据毛思诚记载,他"视察步兵144团,称其优点在全团上下亲爱,团长专任军事指挥,政治及知识上业务,与精神讲话,则由党代表任之,权责甚明"。

对苏军的党代表制度,蒋介石十分赞赏。

苏军装备之精良也令蒋介石感叹万分。9月22日,"往高级射击学习参观。自15世纪以来各式枪械约数百种,皆储藏于此。最新式之福德来夫骑兵用机关手枪,每次可发35响,且轻便异常。俄国武器之研究及进步,可与欧美各国相竞,非若我国之窳败也。为之感唏不已"。这也许是蒋介石后来利用俄援政策的一个因由吧!蒋介石主办黄埔军校,成绩斐然,没有俄援是不可想象的。

在军民关系上,蒋介石对苏联红军也表示钦佩。他认为,苏军是当今世界上所有军队中最强大的军队,因为苏军有广大人民群众做后盾。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斯克良斯基对此表示赞同,并指出,军民如此紧密结合,乃是今后国民党在建立自己的革命军时所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后来,蒋介石在黄埔建军时一再强调"打仗第一要紧的,是爱护人民","爱护百姓","只要百姓帮忙,必打胜仗",严令"如有骚扰人民,违犯军纪的,上自校长,下至士兵,都要枪毙的。"这些并非空穴来风。

回国之后,在长期的从政、治军过程中,蒋氏此次在苏看到的做法,大多被他改头换面地加以采用。

【点评】"见贤思齐"、"虚心学习"是一个快速成长的重要条件,也是让人不断进步的很好方法。在蒋介石的处事中,他是"敢于学习"人家的长处,此番赴苏考察,苏军的许多做法是先进的,也是别国军队值得学习的。蒋介石作为一个野心勃勃的青年将领,能够"敏锐地"发现人家的长处,并且在以后的政治、军事生涯中加以采用,这其实就是别有用心的。正是他这种"敢于学习"的精神使他在众将领中脱颖而出,并且成为北伐军乃至以后国民党政府的"领袖性人物"。

学好而从恶,是蒋介石处事中的一个特点。

第一部分 26.审时度势,随时转变(1)

1924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纪念日,广州工人和许多团体的代表举行示威游行,商团分子公然发动反革命武装叛乱,开枪射击示威游行的群众。游行队伍中,赤手空拳的黄埔军校学生以及吴铁城的警察试图回击叛乱者,结果,四人当场牺牲,数人受伤。继而游行队伍被打散,牺牲和受伤的人数在增多。由于群众和学生毫无准备,很快,商团头子筑起炮台,封锁市区,进而控制了全市。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