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10] 《资治通鉴》卷二〇四“则天后垂拱四年“,第6448页。

[11] 《资治通鉴》卷二〇四“则天后天授元年“,第6467页。

[12] 《资治通鉴》卷二〇四“则天后天授元年““庚辰,太后可皇帝及群臣之请“,第6467页。

[13] 见唐耕耦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第38页。

[14]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第202页。

[15] 陈寅恪:《记唐代之李武韦杨婚姻集团》,《金明馆丛稿初编》,第279页。

[16]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第235页。

[17]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第202~203页。

[18] 陈寅恪:《论隋末唐初所谓“山东豪杰“》,原载《岭南学报》第12卷第1期,1952年6月,收入《金明馆丛稿初编》,第243~265页。

[19] 胡如雷:《论武周的社会基础》,《历史研究》1954年第1期,收入胡如雷《隋唐政治史论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第250~263页。后来,胡先生又著《关于武则天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对于武则天研究中的阶层等问题再进行新的研究,比如阶层意识等,都属于新论。此文亦收入《隋唐政治史论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第264~288页。

[20] 此前的学术总结,参见胡戟等先生主编《二十世纪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1] 《资治通鉴》卷二〇六“则天后神功元年“,第6513页。

[22] 胡如雷:《论武周的社会基础》,《历史研究》1955年第1期。

[23] 参见笔者另论《上官仪研究三题》,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二十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第209~228页。

[24]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25] 参见唐长孺《门阀的形成及其衰落》,原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59年第8期,收入《唐长孺文集六·山居存稿续编》,中华书局,2011,第6~55页。

[26] 汪篯:《两汉至南北朝大族豪强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和衰落》,收入汪篯《汉唐史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第133~143页。此文是胡戟先生记录整理的《汪篯隋唐史讲稿》(1961~1963)。

[27] 吴宗国:《唐代士族及其衰落》,载《唐史学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28] 吴宗国:《盛唐政治制度研究绪论·唐代政治制度的历史特点》,吴宗国主编《盛唐政治制度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第1~2页。

[29] 汪篯:《唐太宗树立新门阀的意图》,初刊《内蒙古大学学报》1979年第1、2期,收入《汪篯隋唐史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第150~164页。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