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如果将生物因素排除在外的话,我们就得考虑气候因素了。假设中生代末期时,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小型哺乳动物和鸟类还能够适应这种变化,但巨大的恐龙却因为缺氧而不幸死亡。这令人想起了温室效应。其实学界在研究上白垩纪时,推断当时全球的火山运动增多,西伯利亚不就因此才恶名昭著的吗?火山运动很有可能令气温升高,通过化学途径将氯气排入大气层,从而破坏了臭氧层。

稍等,臭氧……

这是我们比较熟悉的话题了。在此之前,一颗超新星曾破坏了地球的臭氧层。是不是又冒出了一颗超新星?6500 万年前,这颗超新星的威力波及了地球,是不是像某些学者猜想的那样,紫外线导致所有恐龙都失明了?然后,由于当时还没有导盲犬,它们过马路时都乱闯红灯,然后……

正经说来,这些因素我们也考虑到了。最后,有人提了一个问题:请问阳光是如何使一只躲在阴暗海底的鱼龙失明的?

关于下一个可能性,你可以猜三次。

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的诺贝尔奖得主哈罗德·尤里设想了这样一种场景:一个和哈雷彗星一样大小的陨石——直径 10 公里到 15 公里——砸向陆地或海洋,引发了一场全球范围的灾难,譬如排山倒海的海啸或强烈的地震。在此之后,地球度过了一个核爆后的冬天。

1980 年,科学杂志刊登了一篇另一位诺贝尔奖得主的文章,这篇文章支持了哈罗德·尤里的设想。物理学家路易斯·阿尔瓦雷茨在白垩纪向第三纪过渡期的岩石中发现了浓度极高的铱,这种元素只出现在陨石里。这样的含铱层在全球范围内都能找到。阿尔瓦雷茨推测,一个直径 10 公里的大天体曾撞击过地球,他甚至找到了撞击的地点。自此之后,人们一直在讨论这颗陨石,更准确地说,争论它导致的后果。为了避免长篇大论地介绍这场争论,同时又能向你描绘一下学界对这颗死亡之石的探讨,我将简短地向你介绍一下过去 5 年中发表的一些主要观点。

稍等,在我们一头钻进年鉴之前,还有一项通知:有袋目动物郑重声明,它们在 7000 万年前就在冈瓦纳大陆上定居了。关于恐龙时代,就此啰嗦这么多。

现在我们开始吧!

祸不单行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