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目前我们认识了中生代各个时期的各种鱼龙生物,问题渐渐有了答案。它们占据了一些被大型海洋食肉动物弃之不用的小空间。最古老的两种化石,即歌津鱼龙和巢湖鱼龙,看起来很像蜥蜴,只不过已经没有腿,身上长的是鱼鳍。就像腔棘鱼一样,它们的四肢必须长出手骨和足骨才能将自己带到陆地上,而这些骨骼在水中会萎缩,以至渐渐消失。同时,它们的胸椎也会缩短,变成短短的圆盘。

歌津鱼龙还没有具备这种新脊柱的优点,它懒洋洋地在浅水域游来游去,长长的脊柱令它的移动就像蛇一般游刃有余。人们可能会认为它们比游水的蜥蜴灵活得多。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因为蛇一般的游走会令躯体十分疲惫,消耗巨大的能量,还不如蹦蹦跳跳来得快。

后来的鱼龙却像海豚一样游得优雅从容,正是这种灵活性令这些大家伙受益匪浅。粗短的脊椎骨使得鱼龙的躯体不易弯曲,因此只需摇摆几下尾鳍,整个身体就能快速前进,前面的鳍负责掌握方向。毕竟谁也不愿意长时间追逐自己的晚餐,而天上又不会凭空掉下馅饼,所以对海洋蜥蜴而言,快速、节能的行动方式对生存至关重要。出于这一考虑,进化女神对尾鳍倾注了许多爱心,她采取了典型人类工程学的镰刀形状,就像鲨鱼的尾鳍一样。此外,进化女神还慷慨地送了一个尖尖的背鳍。

从远处看,鱼龙会让人想起弹珠游戏机——孩子们的坏朋友,只不过鱼龙的尾鳍是竖立着的。当然,不会有人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在鱼龙出入的水域里游泳。

1991 年,人们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大的鱼龙标本,23 米长,根据它的食量,小孩子们可能只是它的饭后甜点。不过也有体积小一些的标本。它们的身体轮廓是流线型的,身形发生变化之后,便再也无法拜访陆地上的祖辈,无法产卵并由太阳孵化,因此它们只能产下活生生的下一代——婴儿在妈妈体内就已学会游泳了。

没有任何蜥蜴像鱼龙那样拥有如此适应水底世界的天赋。其实它几乎和鱼一样,虽然两者有一个本质性的不同:鱼龙是用肺呼吸的。

“我去呼吸呼吸新鲜空气”这句话并不是后来的鲸类名言,而是生活在苦海中的鱼龙率先喊出的。之所以说是苦海,一方面是因为它们生活在水面附近,但它们的主食菊石和箭石却只在水底活动。鱼龙和鲸一样喜爱乌贼,但乌贼是害怕光线的无赖,喜欢待在深水域,它们甚至可能连海蜇都吃。

为什么原先的陆地居民竟养成了吃清汤淡水和黏糊糊玩意儿的饮食习惯?对美食家而言,这是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谜,但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也相当简单。跟鱼相反,它们必须喝水,而且要喝淡水。可是海里哪里有淡水呢?狡猾的两栖动物有办法。乌贼和海蜇的身体中绝大部分都是水——而且是淡水。也就是说,鱼龙进食时也等于同时在喝水。干杯,吃好!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