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音乐会由瓦尔特·达姆罗施指挥,帕德列夫斯基、克莱斯勒和我演奏贝多芬的《降B大调钢琴三重奏》。西班牙女高音玛丽亚·巴里恩托斯、荷兰女中音胡利娅·卡尔普,以及爱尔兰男高音约翰·麦考马克也参与了演出。音乐会即将结束时,我们把灯光全部熄灭,单留一支蜡烛在钢琴上。偌大的剧院里,只有一支烛光在舞台上摇曳,然后帕德列夫斯基弹奏起肖邦的《送葬进行曲》。

[1] 法国作曲家,近代“印象主义”音乐鼻祖,代表作管弦乐《大海》、钢琴曲《练习曲》等。

[2] 舒伯特·舒曼之妻。

第九章 音乐在巴塞罗那

音乐家也是人,他面对生命的态度要比他的音乐更重要。

一战结束后不久,我回到巴黎。那是个悲喜交集的经历。这座辉煌的城市唤起我无数鲜活的回忆,当我走在城中美丽的大道和狭窄的小街上,周围一切都曾是我生活中亲切而熟悉的一部分。当时的我是个想开展事业的年轻人,在世纪之交和拉穆卢管弦乐团于此地首次演出。在这里,我和鲍尔、皮卡尔上校、柯尔托、蒂博和许多其他亲爱的友人首次相遇。虽然离开巴黎已有五年之久,但是一切仍恍如昨日。然而,这段过往同时也遥远如梦,我知道那属于一个无法寻回的过去。

战争爆发时,我放弃了在莫里托别墅的房子。离开巴黎前,我把许多私人物品装箱,寄放在一个小仓库里。如今我要去把那些物品领回。眼前所见令我愕然,一片可怕的混乱!那些箱子被人打开过,我的书籍、音乐作品和书信四下散落,大多书信不知所终,包括我从好友、老同事与旧识那儿收到的几十封信,如格拉纳多斯、圣桑、理查·施特劳斯、朱利叶斯·隆特根、莫尔和其他人的来信。这些信件对我来说非常宝贵,它们记录了美好的时光以及我们曾分享的亲密思绪,想到曾有陌生人伸手乱动这些信件令我很不舒服。有人告诉我那是警察做的好事,他们搜查过我的私人物品,还把他们想要的东西全拿走了。他们究竟怀疑我哪一点,我仍然不知道,也许单单是身为外国人这一点就够了。战时,任何事都可能发生。抱着寻回这些信件的希望,我写了好几封信给法国政府机关。我的信也许存放在他们的官方档案中,说不定如今还在那里。不久之前,我一个朋友尝试跟担任戴高乐政府文化部长的法国作家安德烈·马尔罗交涉,想弄清楚我那些信件是否仍在警方的档案里,可是没有结果。总之,我从未得到政府机关的回音,也不曾再见到那些信……

住在国外那二十年里,我知道我迟早会回到加泰罗尼亚定居。当我回到圣萨尔瓦多,我常和母亲讨论我该何时返乡定居,她会说:“等时候到了,你会知道的。”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