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二十三年过去了,我仍记得他清弱的语音,记得我俩站在英国的露珠与草泥间。那首词,此刻只记得开头这两句了。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十七日

《文学回忆录》宣传海报,海报上散布着五年讲课的部分语录。

[1]本文应大英图书馆网站邀约而写,发布于2017年。英译者是留英学者胡明媛。

《文学回忆录》后记[1]

二十三年前,一九八九年元月,木心先生在纽约为我们开讲“世界文学史”。初起的设想,一年讲完,结果整整讲了五年。后期某课,木心笑说:这是一场“文学的远征”。

十八年前,一九九四年元月九日,木心讲毕最后一课。那天是在我的寓所,散课后,他穿上黑大衣,戴上黑礼帽,我们送他下楼。步出客厅的一瞬,他回过头来,定睛看了看十几分钟前据案讲课的橡木桌。此后,直到木心逝世,他再没出席过一次演讲。

那桌子跟我回了北京,此刻我就在桌面上写这篇后记。

另有一块小黑板,专供木心课间书写各国作家的名姓、生卒年、生僻字,还有各国的诗文,随写随擦,五年间辗转不同的听课人家中。今年夏初,我照例去纽约侍奉母亲,七月,母亲逝世。丧事过后的一天,清理母亲床边的衣柜——但凡至亲亡故而面对满目遗物的人,明白那是怎样的心情——在昏暗壁角,我意外看见了那块小小的黑板。

听课五年,我所累积的笔记共有五本,多年来随我几度迁居,藏在不同寓所的书柜里,偶或看见,心想总要静下心再读一遍,倏忽近二十年过去了,竟从未复读。唯一读见的老友,是阿城,一九九一年,我曾借他当时写就的三本笔录。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