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二〇〇〇年,为纪念尼采逝世一百周年,雕刻家梅克飞制作了这组雕塑,安放在洛肯村尼采墓地旁边的草坪上。他的灵感来自一八八九年一月五日尼采发疯后两天致友人甫雅克的信。尼采说,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两个“几乎一丝不挂”的自己,两次经过自己的坟墓。

[1]本文初刊于《木心研究专号(2016):木心美术馆特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

魏玛之行[1]

商借尼采文献始末

暮色四合,几尊白色的尼采雕像暗了下来,墓地空无一人。墓石左右是两尊全裸的尼采,胯间遮着礼帽,另一尊是尼采与他的母亲,并肩站立,造型取自母子俩著名的合影。

十余步开外,是尼采出生的祖屋,祖屋边的小小纪念馆连接本村老教堂,也很小,里面堆满杂物,显然很久不使用了。紧挨教堂的外墙,平躺着尼采一家的墓:他的父母,他的妹妹,还有他——草坪上配有雕塑的墓是复制的,建于二〇〇〇年,为纪念尼采逝世一百周年。雕刻家梅克飞的灵感来自一八八九年一月五日尼采发疯后两天致友人甫雅克的信。尼采说,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两个“几乎一丝不挂”的自己,两次经过自己的坟墓。

洛肯村小教堂墙下的尼采家族墓园。左侧是尼采的墓,放置着凭吊者赠送的花束和小烛台。

教堂边是尼采出生的小屋,小屋边是尼采纪念馆。黄昏,看管纪念馆的本地大娘正在锁门。

天色将晚,看守纪念馆的大娘锁起门来。我先已在馆内留言簿写了两句,跟在欧洲各国文字,以及日语、韩语、印度语、阿拉伯语的留言后面:

尼采先生,今年秋后请来中国乌镇一坐,木心先生将与你晤谈。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