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陕北农民自发性的斗争,除偶然得到一些小利益而外,基本上都是以失败告终的,致使不少人流血牺牲。一次次的惨痛失败,一次次地扑灭了陕北人民斗争的信心和希望。所以,反映在陕北民歌里,就只剩下仰天长叹和垂首呻吟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马列主义在陕北得到广泛传播。由于有了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和正确的政治纲领,陕北的土地革命就再不是盲目的了。“镰刀斧头老镢头,砍开大路穷人走”,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陕北人民看到了明确的斗争方向和目标,“太阳出来满山红,不打倒敌人不太平”,“坚决把那统治阶级推翻,苛捐杂税都要取消”。推翻地主阶级统治,建立新中国,陕北人民心明眼亮,斗志昂扬。正象一九三五年流行于延长县的一首民歌中所唱到的:“劳苦群众觉悟了,阶级斗争尖锐了;封建式的屠杀冲

破了,法西斯的手段粉碎了。”

斗争的节节胜利,使陕北人民看到了希望,更加坚定了革命信心:

阳湾里的核桃河畔上的柳,

共产党来了跟上走!

长枪短枪马拐子枪,

跟上共产党咱打胜仗。

拔起黄蒿带起根,

拿起个狠心闹革命。

——《共产党来了跟上走》

这是陕北人民发自心底的话,这声音,充满着希望和光芒——民众起来了,一锅水开了!听:

三十匹马队两杆号,

一杆那红旗空中烧,

刘志丹①过来了!

① 刘志丹,陕甘革命根据地及陕甘游击队的创始人之一,陕北保安县(今志丹县)人,曾任红二十六军军长。一九三六年随毛主席东征,在三交镇的战斗中不幸牺牲,享年34岁。

刘志丹,谢子长,

他们两人计划大,

常常开差打胜仗。

——《三十匹马队两杆号》

只有有了明确的斗争方向和坚强的领导核心,才会有这坚定的信心,也只有有了坚定的信心,才会有这高昂旺盛的革命热情。

过去,由于屡次斗争失败,人民并没有看到自己力量的强大,他们所以奋起斗争,大多是由于生活所迫,是“逼上梁山”。而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取得的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完全超出了他们的估计。在斗争实践中,他们发现了自己的力量,认识到在党的领导下这力量的强大和不可战胜。这时候,他们便象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在黄土高原上站立了起来。在他们眼里,世界由他们主宰,事物的发展由他们掌握。那些军阀、地主、土豪、劣绅,统统没放在眼里。看:

红缨杆子长,

人马闹嚷嚷,

走一回靖边①提一回枪②。

① 靖边,陕北县名,“三边”之一。

② 提一回枪,此为陕北群众的语言。这里的“提”,即缴获的意思。

——《打镇靖城》

“走一回靖边提一回枪”,看他们多有把握,好象不是去打仗,而是去提货,保险空不了。

四周远路闹革命,

谁叫你带团捉红军?

天下农民一条心,

看你往那里行!

——《王连长真可恨》

你带军队来捉我们红军,红军才消灭了你,“扑灯蛾自找死”,你怨谁?大概是光看歌词没听见笑吧?要不,我估计在“天下农民一条心”和“看你往那里行”两句中间,必有“哈哈”二字。

一把轮子①搊②起来,

① 轮子,即六轮手枪。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