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 打仗是万万不行的(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最快更新大宋炮灰逆袭录最新章节!

当天赵祯便下旨建设北都,可是没想到就因为诏书中有一句“为天下苍生计,朕当天子守国门”,诏书竟然被封驳了。

封驳的原因很搞笑,御史们一天上了好几十本章说“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指责皇帝靠辽国太近是逞匹夫之勇,拿国家社稷开玩笑。李不弃恶意的猜想只怕是这些文官门上生怕要跟着皇帝到离辽国更近的地方去,担心自己的安全呢,所以连皇帝装个逼都不允许。大宋的文官真是比皇帝还怂啊,怪不得大宋软蛋,以后改大怂算了。

皇帝虚心纳谏的,见诏书引起这么大反应就把“天子守国门”这一句去掉了,可还是有人不断上本请求把向皇帝建议这样作的人治罪,还有干脆点名要流放李不弃的。李不弃只觉得好笑,但是这事儿从文官的角度来看却是个很严肃的文武地位问题。

几位相爷和枢密使一级的大佬和少数较低级的官员是知道了辽人确实是虚张声势,皇帝这时候说“天子守国门”就是装下逼而已。可是李不弃要求皇帝封锁消息,因此大部分官员还不知道这事儿,真以为皇帝如今迷恋武事要上前线。

文人爱联想啊!在他们看来,若是皇帝心里真的产生了天子守国门的念头将来可是对文官们在朝堂上压倒性的地位可是大大的不利呢。

本来文官们以为饱读诗书了就没有不懂的事情,打仗那也应该是小菜一碟,可是现实立刻就教他们做人,看看陕西的几位帅臣就让人心里拔凉拔凉的。夏竦且不去说他,除了皇帝人人都知道这就是个混子;可范仲淹、韩琦、庞籍等人都是有知兵之名的,凑在一起也不能建功,反而韩琦给好水川之败弄得灰头土脸。这几个人都不成,正途考出来的进士里面谁敢说能领军和辽人厮杀?

若是皇帝真的去了大名,就必须确保对辽作战万无一失,那个文官敢接这活儿?可是文官不敢接,那就只能用武将了。那么武人的地位必然会得到提升,这才是最可虑的。

在这方面当今这位皇帝可是有前科。景祐元年,赵祯就任命了将门出身的王德用为知枢密院事,打破了宋初以后枢密院向来为文官把持的规则。这对文官来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立刻动手把王德用赶出京城。

当年他们把王德用赶下台可是费了不少脑筋。王德用的父亲王超出身真宗潜邸,也是混朝堂的老油条,王德用得了自家真传行事谨慎,根本就没有什么把柄可抓。最后文官们竟然说王德用相貌奇伟,不是作为大臣的相貌,孔子四十五代孙,御史孔道辅跳出来要求罢免王德用,群臣都跟着支持,赵祯无奈只好让王德用出京。

敢动文官的奶酪那是一定要付出代价的,不杀鸡儆猴以后恐怕还会再出现李德用、赵德用。王德用被调到地方还不算完,文官们把他不断调来调去,有时一年调两个地方,就想折腾死他。可是文官们低估了王德用的韧劲儿。王德用两代混朝堂,这种事见多了,心态好,再加上身体好,竟然挺过来了。

现在王德用可正在河北知澶州呢,皇帝真去了河北肯定会想起这位前知枢密院事来。

决不能给武人翻身的机会!我们文人不会打仗,武人会打仗,那就绝不能打仗,这样武人再有本事也白搭。于是一个两个官员都激烈反对在河北建北都。若不是吕夷简控制着一批官员支持皇帝,只怕这事儿要黄。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