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决心(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在得到赵永义的支持后,张奕下定决心,他在微博上发文,首先先说了相声一百六十来年的发展,然后说出了相声的兴衰。

在最后,张奕写道:“中国传统相声几百段,现在所留给我们后人的寥寥无几。

有人说我是跳梁小丑,不懂相声,说我在胡诌,我不想解释,本周六,京城大栅栏华文社将举行濒临失传相声专场,欢迎各位前来品鉴,张奕,艺名张云声,恭候大驾!

如果有哪家网站想直播的,我们欢迎之至,这场免费!

自今日起,华文社的演出允许录音录像,我们不怕你们录完了在其他地方播,因为我们会的多。”

微博发出去以后,赵永义和华文社的大批演员纷纷转发。

赵永义这一次也是被同行们伤透了心,准备陪着张奕背水一战。

自己坚持了十年,如果相声界一直如此的话,即使再坚持二十年也依旧这样半死不活。

微博发出去了,配图是张奕一身大褂儿手拿折扇的照片。

吴女士坐在一旁,他还是第一次看到自己儿子如此认真。

当今社会如果想让一个人火比零几年容易太多了。

零几年的时候,可供相声宣传的渠道就电视和电台还有报纸。

那时候的郭德钢九六年创办德芸社,风里雨里坚持了六七年,零三年底零四年初才算有起色。

老郭曾经说过,如果说有人真正帮过我,那就是电台主持人大鹏。

那时候大鹏去剧场录相声,晚上在自己的节目里播,当时京城里的大批司机,尤其是跑夜班的出租车司机必不可少的节目。

这也为德芸社打下了大批观众基础。

如果没有人家大鹏,德芸社也会火,但可能就会晚一段时间。

张奕首先想到的就是宣传自己,如今这个时代不止有电台报纸,现在的直播,短视频之类的可是当今社会的主流。

他会的多,传统相声几乎自己都会,还有平行世界里德芸社众多师兄弟自己创作的相声,所以张奕并不担心自己的作品不够用。

这就是为什么他敢这么做的原因。

华文社里的师兄弟们,他会尽快将这些传统相声整理出来,然后拿给他们,让他们去练,用在剧场里。

一个活,一个艺人学会了之后会反复的在舞台上面演,相声的行话管他叫“压活”。

一个活是要演个十几遍才能让自己得心应手,再演时自己的风格才能展现出来。

“儿子,你真想走这行?”吴女士有些担心,她知道曲艺界的艰辛,更知道曲艺界里的肮脏。

张先生也说:“实在不行你可以来我们学校应聘个音乐老师,反正你也是学音乐的,到时候我还能帮上你,别这么受累。”

张奕从口袋里掏出那盒自己一个人时从不抽的烟,掏出一根递给张先生,自己也点了一根,深吸一口道:“爸,妈,你知道为什么我师父那么大的本事却籍籍无名吗?

因为当今的相声界的大部分人不需要你有本事,你的本事高过我会是个威胁,我师父尝尽了人间冷暖,体会了太多世态炎凉,所以他才退隐江湖。

如果我现在不是在说相声,而是搞音乐,或者跟您去唱戏,那相声界的事儿我不会管。可我现在在说相声,我爱相声,就像我爸爱他的学生,您爱您的戏曲一样。”

夫妻俩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他们看到了他们儿子长大了。

张先生看着张奕,拍着他的肩膀道道:“放心作吧,就算你失败了,家里也会给你留饭。”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