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章 注册(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林钊铭是林家子孙,系香江名门望族,林家宗族庞大,产业民国时期已经遍布整个南洋,包括印泥、港、澳、台。

宗族之间相互帮助,形成了一个松散的联盟。林钊铭就是根据祖辈留的人脉和资本,在错综复杂的香江崛起,产业涉及金融、酒店、服装行业。

林浩诚和王明相谈甚欢,林家在内地设厂听从的是王明的建议,挣到了不少钱。

王明粤语并不流利,林家人为了迁就他都说的国语。

林浩诚说道:“王明,这次到香江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可以帮助的?”

“想开设一家香江公司,在这里找人托管持有。这件事情要劳烦浩诚兄了。”王明没有隐瞒

林钊铭道“你是想用港资的名义投资内地,还是个人想到香江发展?”

看来老爷子心思很通透,一下就能猜出王明的目的。

王明想了想道:“两方面的因素都有,我本人不会搬迁到香江,但是香江是国际化大都市,开设分公司可以搜集世界的商业信息和趋势。”

林钊铭和王明的合作的皮草签订的是10年的独家协议,所以林钊铭并不担心王明是想换人合作,看来是王明想利用投资到香江生活,甚至发展,毕竟此时香江跟现在的内对对比显得如此繁荣。

林浩诚觉得完全可以帮助一下王明,从制衣业得到了很大的利润,直接得益于他的建议。

40年代国共战争,人口南迁,纺织业人才的入港,加上资金和交通的便利,香港纺织业经济趁机发展。再加上二战后,日苯纺织业遭到重创,香江纺织业和制衣产业一枝独秀,纺织业带动制衣业,香江制衣由转口旅港变为工业生产出口的重要性城市。

纺织业和制衣业引领本港趋向工业化,而成衣产品亦一直在本港商品出口中占首席位置,自60代起,制衣业已是香港出口收益最大的工业,占本地产品出口总额30%以上。

60年代之后,情况变得更为复杂,因为大英和老美开始担心,来自香江(以及当时工业已复苏的日苯)的进口产品会导致本国纺织厂破产。在美国肯尼迪主政时期,各地贸易保护主义兴起,老美政府推出了一项将一直持续到2005年的配额制。

中国人是最懂得变通的,到七十年代,香江由纺织中心成为亚太区内着名的成衣采购中心,就是吸引到大批生产简单货式的订单,也极力吸引到小量高价成衣的定单,这种变通方式跟内地的来料加工差不多。

此时香江是世界上最大的成衣出口地区。

谁占据了香江制衣业,谁就在香江始终有一席之地。

“王明,明天你到鸿基银行,我给你介绍几个财务和律师,帮你注册代理你的业务。”林浩诚道

林家人态度爽快,王明谦虚有礼,晚宴气氛尽兴,9点多王明才回到了酒店。

林家书房内林钊铭说道:“你怎么看王明这个人。”

林浩诚道:“看着为人诚恳朴实,态度不卑不亢,眼光按照您说的看得还算长远?”

林钊铭道:“你认为他为什么到香江开一间公司,还找人代持?”

“父亲,这可能是商人的天性吧,狡兔三窟,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毕竟香江的经商环境要宽松的多,可以给自己留一条退路。”林浩诚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