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旧朋新友相见欢(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玉皇峰之战震惊武林,无生教的名号一时风头无两,两帮人马相互忌惮,之后并没有大的冲突。所有人都知道,养精蓄锐之后,必是一场你死我活的大战。

徐天枢休养了几天,伤势无碍后,决定亲自到金陵真一观找师傅回来主持大局,命梁天璇带领弟子守护山门。

徐天枢一人一马,朝行暮宿,沿着官道往京城走。朝廷已经下了迁都北直隶的诏书,沿路都是各地征募的工匠和运送材料的军卒,朝廷监工和当地官员趁机盘剥沿路百姓。这些百姓被逼得活不下去,要么藏到山里,要么索性落草为寇,太祖打下的铁桶江山,初显裂痕。

太祖皇帝朱元璋据金陵得天下,扩建金陵为都城。当今皇帝朱棣几次征讨北元,下诏迁都北京,守御国门。自此大明有南京、北京和中京(凤阳)三都。

南京城人口百万,汇聚了全国的才智之士,形势上可谓虎踞龙盘!自外而内,有外城、内城、皇城、宫城四层。城墙根据南京山脉、水系的走向筑城,依山傍水,呈“南斗”与“北斗”聚合布局。

北面是富贵山、覆舟山,鸡笼山和钟山,占尽地利,南面是长命州、张公州和白鹭州形成夹江,长江穿流而过,漕运便利,一条秦淮河,更是数不尽的风流。

金陵紫金山自古香火鼎盛,佛道皆有。太一教掌门杨守衡应皇世子朱瞻基之邀,评定今科武举,在紫金山真一观静修。

真一观狭小,被山林草木一挡,着实不起眼,却是世外之人清修的好场所,比之玉皇峰太一教大殿别有一番风光。

徐天枢推门而入,并没有瞧见师父,正在疑惑间,有人问道:“徐师兄,怎么有空来这里?”

徐天枢大喜:“啊,是韦师弟!”

此人是太一教门下弟子韦子云,本是京兆士族韦家的子弟,他的父亲是掌门人的故交,因为牵扯到“方孝孺案”,所以把送韦子云到这里避祸,平日里独自打理真一观。

徐天枢问:“师父他老人家不在这里吗?”

韦子云道:“师父去世子府做客了,晚间才会回来,可是有什么要紧事?”

徐天枢道:“等晚上我们再回来吧,咱们师兄弟出去喝一杯。”韦子云欣然应允。

进得金陵城,商旅行人熙熙攘攘,甚是繁华。前面一座酒楼金字招牌闪闪发光,上面写着“状元楼”三个大字。

两人上得楼来,捡了个靠窗了座,跑堂连忙过来招呼。徐天枢出自武林世家,出手豪爽,叫酒楼配了一桌子菜,和韦子云连喝了三杯酒。徐天枢见师弟一身粗布直裰,头戴书生巾,出门也不带兵器,忍不住问:“做师兄的,有句话要对你说,我太一教名冠江湖,不知有多少人惦记着。这次我来也是向师父禀告无生教前来挑战一事。师弟入门虽晚,也当勤学苦练,怎么出门连剑都不带。”

韦子云道:“师兄有所不知,家父临终之时,嘱咐小弟要取得功名在身,以后方可认祖归宗。”他指了指头顶:“小弟要将这头巾换成纱帽才行,哎。”明代秀才和举人可戴头巾,考中进士后可戴纱帽。

徐天枢见他愁眉苦脸的样子,忍不住笑道:“这状元楼真是来对了,为兄祝你明年科考拔得头筹,那我太一教文武皆是第一了,哈哈哈哈!”

韦子云大窘:“师兄取笑了。”

忽而听到楼下传来犀利的拳风声,发拳之人拳劲凶猛,气息悠长,显然不是庸手。徐天枢探头出去一看,楼下一人用竹竿挑了块青布,上面写了个“良”字。一个体格瘦削的年轻人正在打拳,围了一圈人看热闹。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