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三山饶万户(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不是倭寇,更不是朝廷经制水军,出行却用军令,有意思了,你确定他们是军人?”管家杨镇摸着几缕山羊胡子,眯眼打量已经开出港湾的船队,只问完话,想想有点不信任别人意思,便又加上一句:

“能否看出他们出身何处?”

“的确出自行伍,但出身不好猜,有可能被人私自派驻到此,也有可能是给人招揽到麾下的除役军人,更大可能却是哪家乱兵奔逃至此,如今世面乱的很,根本说不准。”绰号泉子的徐兆泉说完,倏地想起某个传言,皱眉半响,才犹犹豫豫继续说道:

“这段时间有传言说一部登州水城的乱兵跑到咱这儿来落脚,听刚才那群人喊话口音,跟俺以前当兵时见过的还真挺像。”

杨镇闻言心里咯噔一下,来时虽然把可能遇到的情况都考虑过大概,按理只要他们缺货,就不太可能会对己方下手,老爷也曾在对面安排了小船日夜盯梢,没发现其他势力的大船进出,而作为第一个带着物资前来交易者,理应受优待才对,可若对方真是流散至此的东江乱兵,那事情可就麻烦了,那群人根本就不讲究,从不按常理出牌。

他不担心船上货物与水手性命,可他顾虑自个命,富贵险中求没错,要不他怎能带人前来交易,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所为不过是奔个好前程,老爷家里可不光他一个管家—没看那位大管家的子侄辈都敢不拿他当回事儿—顺便再多弄些钱。

他正在为儿子县衙公务员岗位调动一事伤神,也找了中间人帮忙,可对方出价狠了些。

这样一想,杨镇猛地发现,自己胆气竟然又变足了。

他笑了,大手一挥:“想那些作甚,到了岛上自会清楚,咱是来做生意的,不替朝廷打探消息,东江叛兵也好,倭寇也罢,与我何干?他们购货时的大手笔可是连老爷都惊动了,只要把货卖出去,那就是大功一件。”

此话一出,徐兆泉不由心下鄙夷,话茬你开起来的,到最后怎的成了俺的毛病?

岛上对前来卖货的商人的确欢迎,也省却他们一趟趟往外跑,可惜来的不是时候,这边城寨还没建完,不希望消息走漏,即便压不住也要多拖一段时日,所以,即便货卖出去,二人也得在这儿住上段时间。

不过这些王轶自不清楚,他的船队已经远离了海岛,正沿着海岸线向东行进。

一路上不时便能碰到出海打渔的渔船,碍于船型较小,大都在岸边,敢往深处跑的,实在凤毛麟角,倒是如今这月份正合适,渔汛一波接着一波,即使在岸边也够渔民们忙活的。

当然,忙活没假,指望发家致富概率不大,官府压在他们身上的税赋十分沉重,再去掉渔网渔船的修葺等,能混个温饱便是邀天之幸了,除非是那些宗族势力较强的村落,才有抗税底气,或者收买官员,瞒交甚或不交。

这大明王朝的墙角,不挖白不挖。

间或有孤零零的商船抑或几艘船组成的船队会跟他们远远打个照面,然后立马扯满帆跑路—敢在海上跑的没几个正经人,胆大妄为之辈层出不穷,水手变海盗的事情稀松平常,谁知道王轶的船队会不会顺手弄他们一把?

虽然此地距离陆地很近,对方应该不会众目睽睽之下拦路剪径。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