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渊海虬木(一)(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有满桌的酒菜当然是愉快的,秦言特意屏退了众人,今晚只好好招待骁阳、殷絮和颜欢,因为要和紫苏退婚的事,秦老夫人生了很大的气,秦言也为此有些郁郁,可他还是决定收起这些心事好好招呼他的朋友、也是恩人们。

因为他们都还有伤在身不能饮酒,以茶代酒三巡过后,当颜欢跟骁阳说起要去乌罗的请求时,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骁阳几乎是不假思索便同意了,他放下筷子,很欣然的接受了这个决定:“我们当然要和秦公子一起。”

“我们?”这下颜欢着实有点吃惊。

“当然,去往乌罗的一路一定会有许多艰难险阻,我总不能让你独自犯险。”骁阳面带微笑,舒了一口气:“你该不会是觉得你已经可以撇下我单独行动了吧。”

“当然不是,”颜欢大喜过望:“只是我以为师父你不会愿意错过梵城剑试。”

“总归是人命更重要,”骁阳正襟危坐,堂堂正正:“我们和秦公子是朋友,朋友有难,怎么有不帮忙的道理。更何况,”他垂下眼舒了一口气:“这些天我一直都在养伤,却总很难真正静下心,牵挂颜欢是其一,另外是……无论是和五色狐交手,还是和那个黑衣人,都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殷絮见他微微停滞,有些好奇:“什么道理?”

骁阳抬眼望着她,面上带着些许懊恼,却也平淡而坚定:“这个世上天外有天,梵城剑试这样的盛举固然难得,可我也总归该让自己变得更有资格,比起那些真正的修仙者,我还差得很远。”

殷絮望着骁阳,眼眸灿若星辰,她微微一笑,娇艳胜过世间百花:“那我却要问问你,你修道是为了什么,成仙吗?”

骁阳未想她有此问,不觉有些讷讷,他看了看同样一脸好奇的秦言,眼中微有茫然,又望了望面带微笑的颜欢,几乎是须臾,心中便有了答案。

他端起茶盏饮了一口,而后将杯子放下,面上挂着淡淡微笑:“这个答案,许多年前有人告诉过我,那个时候我是不太懂。许多年来我以为我懂了,但事实上我也并没有懂,直至这次,我真正面对强敌、劫后余生。”他有些释然的长叹一声,面上终年习惯于端着的那股子劲儿变得有些平淡,说起这句话时,他仿佛望见了最想见的人,充满了认真虔诚:“佛是虚名,道亦妄立,二俱不实,都是假名。成仙成圣对我来说实在太过遥远,我只是一届凡身,并不去稀罕那些遥远的东西,只愿能以一己之身回护身边之人周全,竭力帮一帮有困难的人,这一世便也没有白活。”

颜欢也露出微笑,她想见了师父回忆里的揽风台,师祖婆婆和他并肩而立的样子,她的眼神充满宽宥和恬然,她不是神佛,可有这样的人在世间活过,她是没有普度众生,可她至少渡了她和骁阳。

“我和你想的一样,师父。”颜欢满眼含笑:“走很多地方,帮助一些人,过很精彩的一生。”

“那很好,”殷絮不置可否的扬了扬嘴角:“跟着你们这样的人,要走的一定不是寻常路,我有机会修炼的更强也挺好。妖族的寿命可不止百年,左不过你们老迈故去的时候,我再去寻别的乐子好了。”

颜欢咯咯笑起来,拿起筷子夹了一个虾仁放在嘴里不停点头:“好啊好啊,我觉得再好不过了。”

秦言托住下巴,乍一看有点像一朵娇花,他笑着发出一声长叹:“这么想想可真不错,有兴趣带上我一起吗?”

“一起?”三个人都有些讶异,怎么看秦言都不会是个能够放下一切陪他们邀游四海的人。

可是秦言却再一次确定了,他点点头:“当然,眼下是不行,我肯定还要回到云中,因为拿到了解药我得回到云中给我娘送回来,然后,就继续走下去吧。”他冲颜欢扬了扬眉:“先声明你可别自作多情,我可没看上你。”

颜欢正在认真地听,听他这么说都没来得及瞪他一眼:“你想的美!”

秦言咧开嘴笑了:“当然,我还需要很长时间说服我娘。可是如果真的能求药回来,我娘能够完全恢复的话,我大概也没什么不放心的。跟你们云游一辈子是不可能,你们也总要回天灏门去吧?但我总能多走一些地方,这样不管以后过什么样的人生,也都不会因为没有眼界而遗憾了吧。这样挺好的,不是吗?所以就带我一起吧,虽然我没什么法术灵力的,但是走到哪里都要用钱是不是,就当我付学费了。”

颜欢抿住嘴忍住笑,扭头分别看了看殷絮和骁阳。

“怎么,你们是嫌本少爷碍事?”

“当然不是,”殷絮懒洋洋的说话了:“只是觉得带着一个行走的钱袋子多少有些对不起你,更何况这东西我也有的是。”她凭空一挽,一片金叶子就出现在她手心,不过看到秦言有些懊丧的表情,她很快笑了起来:“我们不欢迎付账的,却很欢迎朋友。”

“真的?”秦言闻言咧开嘴,露出明朗的笑容,便是颜欢鲜少见他流露的那种很好看的笑:“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不管怎么说,等颜欢你们彻底养好了伤,我们就启程吧!我已经问过驿站,雇轿子到乌罗,最快大概也就大半月时间。”

“那么久吗?”颜欢有些愁苦,她转眼看了看骁阳,他也点头:“你不懂御剑,加上秦公子,我们大概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回,苗疆离这里确实远得很。”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