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校园怪谈(六)(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如果是正常人的话,估计会一直在“怎样才能在不破坏‘蛋糕’的情况下,去数清楚猫的数量?”这个问题上纠结很久。

但是纪宁的思维方式,向来不是很正常。

他的思考方向很快就从这个,听起来莫名其妙,事实上基本无法操作,又完全找不到合理动机的问题上跳到下一个问题。

如何才能在数不清猫的数量情况下,‘正确’的回答问题?

纪宁认为小男孩儿开篇一大堆,看起来并没有多少意义话,里边却藏着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比如,小男孩儿说他不知道为什么被困在这所学校里,暗示了过完生日就可以离开,却又说心里有个困惑,只有正确的解答了这个‘困惑’,他的生日才会过去。

抛开‘过生日’这个仪式化的行为,其核心思想应该指的是,解答‘困惑’=获得自由

那么这里边有个乍一听不大能注意到,仔细想想却非常矛盾的地方。

就是由谁来判断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

小男孩说‘心里有困惑’,意思自然是说他不知道这个答案是什么,需要一个人来告诉他。

但是最后却说,告诉他‘正确’答案,他的生日就会过去。如果没能回答他的问题,或者回答错了,就会被永远留在这里成为他的新朋友。

如果在没有拆掉‘蛋糕’的情况下,在‘蛋糕’外层能看到的猫尸的基础上,随便加上一两个数字,蒙一个答案出来。

谁来判断这个答案是否正确?

总不可能由设计出这个游戏剧本的程序来自动默认吧……

那这不就变成了,‘我有一个困惑,你帮我数数这里有多少只猫,不好意思,这我数不了,但是我可以蒙,你猜猜我能不能蒙对?’

光是想一想就觉得这是一个BUG……

两种比较正常的可能性:

一:小男孩不知道问题的正确答案,但是一直在这个房间里,那个看不到的小男孩儿的‘朋友’知道。

二:小男孩不知道问题的正确答案,只有当正确的答案出现时,他才能知道那是正确的答案。

关于第一种可能性,纪宁的思路是,这个情景剧本里,关于小男孩儿那个看不见的‘朋友’。存在的意义。

关于第二种可能性……

新闻里说杀死小男孩儿的唯一嫌疑人是他的母亲,虽然强调了母亲的精神状态不正常,但是小男孩儿却说:和妈妈在一起才是我应该做的事。

显而易见,小男孩儿对于自己被妈妈杀死并且锯掉脑袋这件事情,已经释怀,或者根本没有责怪,还非常渴望去找他的妈妈……

这说明小男孩儿很爱她的妈妈,她的妈妈除了杀死他这件事做得极其凶残以外……其他的时候对他也很好……

等等……

他好像找到最关键的问题出在哪里了。

小男孩儿是等到他看完新闻以后,才对他提出的这个问题。

这也就是说,在他进入这间办公室以后,小男孩儿没有马上现身,并不一定仅仅是由于剧情需要的关系,他获得了一定的时间来了解这间学校的相关信息。

而是——心理暗示。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