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章:投资(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思考很久,戚烈最终还是选择不做改动,还是按照皮托管进气道设计,原模型直接渲染。

原因很简单,在已经结束的2002年朱海航模展上,JF-17枭龙战斗机展出了2:1缩比模型,其进气道设计也正是皮托管方案。

既然如此,那他为什么要去改成DSI,这显然是跟官方公布有差别的。

军事CG的精髓是完美还原武器装备本身,说句不好听的话,现在拿出皮托管和DSI两种方案,人家杂志方绝对连看都不会看一眼DSI,原因是这玩意儿没有官方背书,不真实啊!

既如此,那他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去改模型,吃饱了撑着?

况且真要是改成DSI进气道,说不定还要冒巨大的泄密风险,他现在可是实打实的跟132厂有合作,那完全具备作案条件。

想通各种细节之后,戚烈反而是放松很多,用两天时间按照上辈子的记忆做出巴基斯坦JF-17战机涂装,然后找到蓝天白云的净空背景,直接开工渲染。

事实证明,这可能是戚烈耗费工时最少的项目,但效果却让人瞠目,因为他发现,这尼玛都可以直接当高清海报用了。

第一时间做好细节处理,然后赶紧拉到桌面当壁纸用,回头又把图片使劲儿做压缩,直到整体效果图只比马赛克好一点之后才算作罢。

模糊的整体图片压缩图,以及剪裁的局部高清图,打上水印,两者一起发给《航空知识》投稿邮箱,相信对方看过图片之后很快就会来找戚烈谈版权购买。

******

时间:2002年12月3日,周二。

地点:涪城

历时一个半月的谈判沟通宣布圆满结束,石大舟个人出资购买3536厂两个成衣车间,共计花费三十万;另外再租用两个车间,每年两万人民币,租期十年。

以此为基础,新的“涪江服装厂”就此成立,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名字,以及简单地工厂开工仪式。

厂里出售的两个车间就包括了苏梅所管理的车间,所以苏梅理所应当在蓉城大老板的高薪攻势下迅速陷落,停薪留职,从此摇身一变,直接成为涪江服装厂技术总监。

车间工人有三分之一选择跟随苏梅,毕竟3536厂的工资确实太低,再加上其它车间也是人心思变。

也没费大多周章,新工厂所需的熟练工人很快招满,原材料采购也是直接走3536厂渠道,价格普遍跟市场水平相当,所以苏梅也懒得改变。

涪江制衣厂第一批衣服是订单加工,一家名叫维度的工作室给了首批一千套订单,包括通勤衬衣、战术长裤,颜色主打灰色,辅以少量黑色与卡其。

长裤根据最近节气的原因,直接布料加厚;衬衣则增加防汗网面,里面可以套保暖内衣,下摆塞进长裤里面,加上一件大风衣,其实冬天也可以穿的很暖和。

至于配套的鞋靴,这个戚烈还真没打算要自己设计,那东西跟设计衣服不一样,他没有足够的信心设计好,万一做出来东西不合脚,那绝对会被骂的很惨。

没把握的事儿肯定不做,反正你不能砸自己的招牌,这个要心里有数。

之前苏梅拿给戚烈那双中邦作训鞋其实挺不错,据说是3536厂设计,戚烈直接找到对方设计师,对外观提出少量改进要求后,直接给厂里下单,让这家工厂少量生产一批便好。

倒是在冬季外套方面,他还真有些头疼,到底要不要自己动手设计?

想了很久,戚烈还是选择暂时放下,现在手头工作已经不少,也没必要给自己找事,随手又把项目给了苏梅,让他自己去设计。

之前听说过,厂里早前针对03荒漠迷彩军服做过生产准备,对03款冬大衣有技术储备,她也是有过了解。

直接将迷彩改成常规防风/防水面料,稍微优化细节,再做点儿收腰设计,反正防寒服都是这种设计,小改之后就直接能推向民用市场。

按照军规设计的大衣,普遍质量方面是不成问题,套上版型宽大的长袖衬衣,简直完美。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