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庞癝说魏王(四)(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魏王点头承认。现今的魏国这些年来屡屡丢城失地、损兵折将,现今的魏国集全国之力不过能调集三十余万青壮,而赵国经过长平之战后也不足三十万青壮,最庞大的楚国虽然能调集不下五十万青壮,但因为楚国特殊的政治制度,五十万青壮中至少一半是贵族私军。

所以魏、赵、楚三国无论任何两国联合都不是拥有六十多万青壮的秦国的对手,这一点不用庞癝说魏王也是明白的。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疑惑,战国末期的魏国疆域如此狭小,又屡屡损兵折将,为何还拥有如此多的人口和青壮?

其实在战国时期各国实力强大与否根本就不说看疆域而是看人口,而魏国地处中原,是华夏开发最早的地区,因而人口也是最稠密的地区。

楚国疆域之大不下于秦国,但人口稠密的地区只有汉水流域和北部的陈丘、彭城等地。至于淮河以南地区人口极其稀少,也就吴、越之地人口尚为可观。而汉水流域又早就被秦国占领,所以楚国可调用兵员并不多。

秦国的人口其实也没有我们印象中的那么多,除了关中及河东地区,其他地区也是人口稀少。此时巴蜀地区虽然经过李冰父子的治理有了很大改善,但人口还是很稀少,没有后世天府之国的景象。

还有一个事情大家要了解,那就是在战国前、中期的历次战争中,战胜国占领他国的领土之后,为了便于统治,一般是不要战败国的子民的,而是把这些战败国的子民驱逐回战败国,迁自己国内的人口填充新占领地区。

比如秦国占领了河东的少梁、安邑等地后就把这里的魏国子民向东驱逐到了魏国河内及中原地区,而战败被俘虏的士兵也被魏国赎了回去。这也是为何魏国丢掉了大半国土却依旧能在战国七雄中占据一席之位的原因所在。

庞癝开口:“大王以为如果此次攻破邯郸而赵国灭亡,那么秦国的下一个目标是哪一个国家?”

“应该是楚国吧!”魏王的回答极没有底气。

庞癝呵呵一笑:“只怕这话大王自己也不会相信吧?请问大王秦王傻吗?范睢傻吗?他们放着人口稠密而富庶的韩、魏两国不进攻而去进攻疆域庞大的楚国?”

庞癝顿了顿又开口问道:“那么微臣请问大王,如果秦国于邯郸城外惜败,那么短时间内秦国短时间内可会再次进攻赵国?”

魏王摇头:“不会。”

“那么请问既然秦国不会进攻赵国,又会进攻哪国?只怕除了韩、魏两国再无二个选择了吧?”庞癝反问道。

魏王道:“不是还有韩国吗?韩国位于我国西面,距离秦国更近。”

庞癝开口道:“那么大王以为凭韩国的实力能抵御秦国多久?”

魏王道:“怕不足三个月。”

庞癝点头:“是啊,凭韩国的实力不能最多能抵抗秦国三个月,可三个月后呢?要知道韩国都城新郑距离大梁不过百余里,大王以为刚刚灭韩的秦国是否会顺势而下一举进攻大梁?”

魏王道:“应该会吧!可不是还有楚、赵两国吗?如果到了那个地步,楚、赵两国必定会救援大魏的!”

庞癝哂笑一声:“大王这话则实可笑。楚国救援魏国还有可能,可赵国为何又要救援魏国呢?难道是赵王会忘记今日魏国大军在魏、赵边境举足不前,做看兄弟之国灭亡的场景吗?”

魏王辩解道:“不是还有楚国吗?”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