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章 后期制作完成(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平行世界,请勿与现实挂钩,些许小BUG,不影响阅读体验,请勿较真!老Y书友群:719103437)

电影的拍摄虽然完成了,摆在小樊面前的事情依然不少,但最要紧的事情,无疑是电影的冲印、拷贝及后期制作。

影片的拍摄阶段,只是电影创作的万里长征第一步。

后期还需要一帧一帧的剪辑、配音、修片、调色,然后电影才会一点儿一点儿展现在众人面前。

一部成熟的影片,拍摄工作只是整部电影流程中的前半部分,属于工业流程的其中一个环节而已,接下来就需要对电影进行剪辑。

剪辑工作就是把导演拍摄镜头素材重新排序和选择,精炼创作进行升华,所以说,剪辑工作在整个电影创作中,属于很重要的环节,称之为电影的第三次创作,它同剧本、拍摄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好莱坞著名剪辑师迪伦曾经说过,剪辑师就是电影的节奏器,剪辑决定了这部电影给观众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如果说摄影师是导演的左手,那么剪辑师就是导演的右手,然而,长期以来,观众不了解,行内不重视,让剪辑师有点尴尬。

“香江电影第一剪刀手”麦子善曾经讲了一个笑话,有一届香江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上,一个明星演员颁发剪辑奖,但该明星连剪辑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明星尚且如此,普通观众就更不了解剪辑行当了。

看到一部好电影,观众会称赞演员的表演,会称赞编剧讲故事的能力,更会称赞导演拍得不错,却很少或从不会称赞剪辑师,但这不代表剪辑师不重要。

一部中规中矩的电影,在高超的剪辑师剪辑下,可能会变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反之,一部优秀的电影也可能被一个糟糕的剪辑师毁掉。

比如文艺片《白日焰火》获得柏林金熊奖,票房实现大丰收,打破了文艺片叫好不叫座的魔咒。

该片导演刁易男喜欢缓慢、沉闷的影像美学风格,但观众可能不爱看这类片子,于是片方请来杨宏宇担任剪辑,希望剪出一部观赏性强的影片。

这部影片有悬疑紧张的故事情节,杨宏宇就在这个基础上又做了一些节奏上的改变,情节推进的悬疑感大大增强,杨宏宇剪辑的版本出来后,不仅得到导演的认可,也得到市场和投资方的认可。

···

有时候小樊也觉得挺巧的,自己不知不觉当中,凑齐了未来《泰囧》的原班幕后团队,从摄影师到剪辑师,也正常,毕竟他们都是苝电出来的。

剪辑棚中,小樊带着耳机,安静坐在剪辑台前,调试配乐,旁边是黄正和陈凡,背后一个大脸、一个小胡子此刻争的是面红耳赤。

“这里应该剪掉!”屠一然拿着剪刀很干脆地说。

“滚你丫的,你知道这个长镜头拍起来多费劲么,你现在跟我说要剪掉?”

宋小飞甩开他那张馕一样的大脸:“知不知什么叫长镜头?这个镜头感十足,能够很好铺垫唐心的心理活动,当然不能剪了!”

“白痴,这样的长镜头放在这里,根本就冗长,拖累影片的节奏,大哥!我们拍的是恐怖片,自然要顾全电影节奏和氛围,一定要剪!”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