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8 偶得知音(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塞万提斯-萨维德拉(cervantes-saavedra)创作了文学历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堂吉诃德”。

小说的故事发生时骑士早已经绝迹一个多世纪但男主角阿隆索-吉哈诺却因为沉迷于骑士小说时常幻想自己是一个中世纪骑士进而自封为“堂-吉诃德-德-拉曼恰”意为德-拉曼恰地区的守护者然后拉着邻居桑丘-潘沙做自己的仆人“行侠仗义”、游走天下作出了种种与时代相悖、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径结果四处碰壁。但最终从梦幻中苏醒回到家乡后死去。

一个是满脑子虚幻理想、持长矛与风车搏斗以彰显骑士威风的堂吉诃德;另一个则是希望从美酒佳肴和高官厚禄中享受人生滋味的桑丘。他们一个是可笑的理想主义者一个是可笑的实用主义者却提出了人类永远解决不了的难题: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

人人都在嘲讽着堂吉诃德的走火入魔人人都在鄙夷着堂吉诃德的不自量力人人都在戏谑着堂吉诃德的疯疯癫癫人人都在排斥着堂吉诃德的脱离现实人人都在讥笑着堂吉诃德的冥顽不灵……冷漠地得意地奚落地轻蔑地一步一步见证着梦想的枯萎。殊不知伴随着理想主义的消亡社会的精神和希望也正在凋零。

那个拿着长矛与风车搏斗的弱小身影就这样被淹没在时代的洪流之中犹如孜孜不倦推动着巨石却永远达不到终点的西西弗斯。

堂吉诃德这是浮现在蓝礼脑海里的第一个词汇。

那些躺在病床/上贪婪而渴望地观看电影的日子;那些独自一人留在练习室一遍又一遍坚持不懈打磨演技基本功的日子;那些站在破旧舞台上即使没有观众依旧全情投入进行表演的日子;那些苦苦钻研演技废寝忘食浑然忘我的日子;那些走火入魔投入表演以至于模糊现实和虚幻界限的日子;那些遭遇否定、遭遇排斥、遭遇奚落却毅然决然拒绝低头的日子;那些茫然若失地自我怀疑徘徊在放弃边缘的日子……

就好像自己站在一边全世界站在另一边。

梦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这一条漫漫长路之上踽踽独行孤独而落寞现实的压力让肩膀几乎抬不起来每一步都是如此艰难举步维艰。一路跌跌撞撞、步履蹒跚地走到了现在的位置但未来的茫然和不安前途的未知和艰险遍地荆棘依旧看不到终点依旧停不下脚步。

他就像是堂吉诃德一样在这个现实世界里疯疯癫癫荒诞不羁特立独行追寻着一个虚无缥缈的理想;却无从得知自己的结局是否会如同堂吉诃德一般心如死灰意志消沉某一天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的碌碌无为最后无疾而终。

幸运的是他渐渐发现这个世界上的疯子不只有他一个。

海瑟-克罗斯是如此詹妮弗-劳伦斯是如此杰西卡-查斯坦是如此瑞恩-高斯林是如此鲁妮-玛拉是如此斯坦利-查尔森是如此乔治-斯兰德是如此赫伯特-琼斯是如此。还有十一工作室也是如此。

抬起头蓝礼就可以看到乔治和赫伯特眼睛里闪烁的光芒犹如璀璨的阳光熠熠生辉。

赫伯特立刻就明白了过来隐藏在这个名字背后的意义汹涌的情绪让胸膛塞得满满当当无法控制地站了起来似乎想要做点什么却终究什么也没做重新跌坐在了椅子上整个人靠在了椅背上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之中眼睛的焦点渐渐模糊了。

声音之城纵横了半个世纪的音乐胜地终究还是湮没在了时代前进的潮流之中犹如泡沫破灭一般无声无息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在这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而那些见证了历史进程的人们又到底经历了什么只有他们才知道。

乔治有些狼狈地垂下眼睛短暂的唏嘘之间却尝尽了十年的风起云涌只有他自己知道过去三年时间的退休生活到底意味着什么那种意兴阑珊的无奈和遗憾一点一点抽离生活的色彩仿佛一潭死水一点波澜都没有。

堂吉诃德。多么简短却又多么准确的形容。但不同的是堂吉诃德“醒悟”了回到了现实然后郁郁而终;他却不会。

将舌尖的汹涌吞咽了下去重新抬起眼睛看向了眼前的少年。二十一岁多么年轻、多么青春、多么肆意、多么美好的年龄隐藏着无限的可能仿佛只要张开双臂就可以拥有全世界。乔治坚信着蓝礼可以。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乔治清楚地知道当初决定制作这张专辑就是因为蓝礼的音乐与市场潮流不同。

不是因为蓝礼的音乐风格是民谣而是因为蓝礼的音乐之中隐藏的内涵不仅仅重新展现了优秀音乐的灵魂和本质而且还再次点燃了他对音乐的热情这是与当下市场主流音乐截然不同的特质甚至可以说是被淘汰的特质。

换而言之这就是一张市场表现注定不会出色的专辑。就好像堂吉诃德一般。

在质疑和鄙夷的目光之中我行我素、坚定不移、执着癫狂地追逐着自己的理想哪怕这个理想已经落后于时代。这不仅仅是蓝礼的或者乔治的、赫伯特的坚持和梦想更是整张专辑贯穿始终的精神核心。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