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安禄山瞒天过海(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杨国忠老谋深算,同时也秘密命崔圆开始在蜀中加紧准备兵马粮草,以备不时之需。并将自己的家人除了他老婆和已出任官职的儿子外,大部分迁往蜀地故乡,带走了无数的金银财宝,他已开始为自己谋划后路了。只是三位夫人,怎么说怎么劝,甚至骗她们到蜀中游玩些时日,都因贪恋眼前繁华不为所动。杨国忠虽然心急,但眼下安禄山那边的动态确是也不明朗,自己心里也没底,一来二去也就不多说了。

思谋一定,杨国忠立即上书玄宗,奏请任命哥舒翰兼任河西节度使,统领河西、陇右和阿布思的突厥兵,以震慑各道和外藩。

杨国忠的上书并没有提及这个任命的目的,玄宗看罢,觉得没什么不妥,哥舒翰又新立大功,当即发了敕令。

敕令一下,吉温最先得知,他觉得这消息对安禄山来说不是个好事,忙派刘骆谷将消息传了出去。青龙获知这个消息,也是大吃一惊。

不久前刚和哥舒翰大吵一架,哥舒翰在河西与吐蕃的苦战他是知道的,他深知哥舒翰的利害,手下兵将常年与吐蕃兵作战,战场经验丰富,又爱兵如子,宽严相济,深受手下拥戴,是个不好对付的人。况自己这边还没有准备好,尚需时日。

只是不知玄宗为何突然有此调动,令人费解。

青龙思讨片刻,即让秋先扮的刘骆谷先回去,并吩咐道:“如陛下今后传召哥舒翰进京面圣,必须立即告与我知,我自有办法。”秋先领命返回。

秋季,玄宗又发了一道敕令:赐哥舒翰西平郡王爵位。

玄宗心想的是:既然给了哥舒翰如此大的兵权,还吝惜个把官帽子干啥。封个郡王不是让他对我更加忠心吗?

这个封赏,无意间延缓了八翼青龙的计划,只是玄宗不知罢了。

长安的情况,很快又传到了青龙处,不单把哥舒翰晋封西平郡王的情况报过来,秋先还告知青龙,他在渔阳屯集兵马的消息已被杨国忠获知,这是玉环无意间听杨国忠说的。

青龙此时才明白,玄宗的兵马调动,都源于杨国忠的情报。他连忙命史思明加紧渔阳兵营附近和幽州城的盘查,又把屯集战马的马场分散隐藏。

杨国忠一计得逞,仍是不能放心。一日向玄宗说道:“安禄山这边兵马调动出现异常,臣不敢妄言他有反心,但还请陛下试探他一下,召他入朝,他如有二心一定不来。”

这一而再,再而三的说安禄山要造反,玄宗听得不厌其烦。沉着脸道:“倘若我那胡儿来了,爱卿又作何想法?”

杨国忠道:“如果他进京面圣,我们都可以安心了,陛下试一次又如何。”

玄宗只好点头应允。

敕令下,青龙当然猜出召他入京的目的,接旨后只带了几个亲随,轻车简从,一点儿没耽搁,而且是随着宣旨的太监一同到了长安。

安禄山到了长安时,玄宗正带着玉环在华清宫躲清闲。一看他风尘仆仆,面容憔悴的样子,心中更是坦然。暗骂着杨国忠多事,连忙吩咐左右赐坐。

安禄山看到玄宗一如既往的对自己好,心中的担忧也是放下,可戏还是要演好。

他扑通一下跪下,哭诉道:“我本是一名胡人,只是受到陛下的信任才有今天的地位,但却不为丞相杨国忠等人所容,恐怕难以活命了!”

玄宗听后,十分后悔,一时不知道怎么安抚才是。心中想到:你们难道想逼着我这胡儿造反不成?我听你等嚼这舌头干嘛!于是重加赏赐,更加信任。

安禄山回府,玉环看到他突然入京,又听到他的哭诉,已是猜到一些,可又不能和杨国忠挑明原因。安禄山这边自己还是要帮的,于是和玄宗道:“想是胡儿受到陛下恩宠,引起朝臣嫉妒。我那族兄怕也是听了小人谗言,咱们的胡儿享受着您赐给的荣华富贵,又有什么理由造反?陛下明鉴。”

玄宗笑着点头道:“他们都说我这胡儿要造反,我再封他大一点儿的官,他必是对我更加忠心,看他们还有何话说。”

于是准备下敕令,封安禄山同平章事。

玄宗还没回长安,消息已经传到杨国忠耳中。把个杨国忠急的直搓手,连夜赶到了华清宫面见玄宗。道:“安禄山虽然有战功,但是目不识丁,又是胡人,怎么能够做宰相相同的事参与朝政呢?如果制书颁布,恐怕周边的夷人会轻视我们大唐王朝。”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