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02故事(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第2章02.故事

晚上七点多,天色慢慢变暗,空气中的热意终于散开。苏又芹用过晚饭,关了空调,打开屋子的窗户,下楼去散步。

镇子公路街背面的社区村是果林基地,当年新农村建设,为了果林基地的产品更好地运输出去,村子沿着果林修建了一条三米宽、全长两千多米的水泥路。这条路两侧是果林农田,沿途还有天然形成的大石头坝子,平日里车辆很少,很适合散步。

果林路上人不少,夏季天热,镇子居民没有纳凉的地方,都喜欢在晚饭后沿果林路走一走。

苏又芹刚到果林路路口遇见了住在中学旁边的何姨。何姨五十几岁,在苏又芹很小的时候从邻乡搬到镇上,她是镇里看着苏又芹长大的长辈之一。

何姨信教,见到认识的不认识的人都会主动热情打招呼,说是给自己结善缘。

苏又芹一直不太知道如何回应她的过分热情,当初能说话时会应答一声,现在不能说话了,只能笑一笑。

看见何姨的第一秒,苏又芹缓了脚步,盼着何姨几人能走快一点,不要看见自己。奈何路口就这么大,随意一瞥就能瞥见,何姨热情的大嗓门如往常一样响起:“散步啊,又芹。”

苏又芹点头,又冲与何姨同行几人笑笑。

原以为招呼就此打过,没想到何姨身边一人好奇看向苏又芹。恰好有风吹过,掀开苏又芹额头的刘海,显眼疤痕在远远投来的路灯下很容易被看见。

那人面色变了一下,随后转过头去,问何姨:“这女娃是谁?脸上是什么,疮吗?”

她的声音不大,奈何苏又芹离她不远,很容易听见。

何姨悄悄回头瞥苏又芹,见她低着头看手机,连忙伸手,拽着那人快走几步。

苏又芹抬头,冷漠地看着前方几人,有刻意压低的声音隐隐传来,苏又芹听不到具体话语,但能猜到她们在说什么。

几个月前,苏又芹刚回到镇子时,邻居们都惊诧地看着她。那时候,她脸上的疤痕更加明显,除了额头和右脸颊的红色疤痕外,脖子上还能看到一些细微伤痕,加上她指着喉咙摆手,无法说话的情况。

有年老的邻居,不知委婉为何物,直接问她怎么毁容还变成了哑巴。

面对长辈,苏又芹不好变脸色,只能笑笑,回家关上门躲着。

镇里的人生活安逸,很多老年人或者在家带孩子的年轻人,每天吃完饭没事做,只能东家长西家短传八卦。同情夹杂着看热闹的心态,两三天的时间,苏师傅的孙女在外面出车祸毁容变哑巴的事情传遍了整个镇。

苏又芹在决定回家的那天就猜到了这种情况,但她并不在意,传就传吧,自己一个受害者,怕人家说什么闲话。

心里看得很开,但真的一次又一次看见、听见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地说,还是有些难受。

何姨身边的人偷偷回头瞥了好几眼。

苏又芹抬头望天,黑蒙蒙的天空中,只零落摆着几个星子,她长呼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烦躁。

身后传来一阵急速脚步声。她原本没有在意,脚步声却越来越近,直到有人轻轻拍了她左肩一下,她惊愕回头。

沈芊垚换了一套连衣短裙,正笑眯眯地看着她:“果然是你,我说不会看错吧。”

这是两人今天的第三次见面。

第一次没什么交流,第二次随意聊了几句,第三次,沈芊垚就如此熟稔了。

苏又芹原本性子就慢热,事故之后更没了与人结交的心思。她不太习惯这种随随便便就带着熟稔亲切感的人。

距离感太近,逆反心思一起,让人抗拒。她朝沈芊垚笑笑,低头看手机。

沈芊垚意识到她的态度,没说什么,只是放慢脚步,落在苏又芹身侧半步左右的距离。

察觉到她动作,苏又芹微微转头,疑惑看着她。

“今晚没有星星。”沈芊垚开口,对上苏又芹视线:“你明天还要做早餐吗?早餐店只营业半天吗?”

前一句是废话,后一句嘛,苏又芹点头。确切地说,是营业到早餐卖完,如果早餐在七点半能卖完,她会在七点半关门,但她不想解释。

“我明天早上来店里吃早饭吧?”沈芊垚自顾自说,“你家早餐种类多吗?有哪些呢?”

身侧的人活泼外向,落落大方,苏又芹无法再不应答。她打开手机备忘录,快速打下包子馒头油饼稀饭豆浆等,递到沈芊垚面前。

天空已经快黑透,手机屏幕的亮光很刺眼。

两人并肩而行,屏幕晃动,沈芊垚抬手抓住苏又芹的手,稳住屏幕,看清后笑道:“包子有红糖包、豆沙包、菜包、肉包这些吧?”

苏又芹点头。

沈芊垚笑得愈发灿烂:“那我明天早上来吃,你要给我留着哦。”

苏又芹轻轻笑,内心想:你一个人能吃多少?还需要给你留着?但她不想再打字,还是微微点了一下头。

果林路走一半,苏又芹停下脚步,她指指刚刚走过的路,示意自己要回去了。

沈芊垚笑着朝她摆手:“石米和几位朋友在前面寨口子边的大石坝上等我。拜拜啦,明天见。”

好看之人的笑容感染力很强。

苏又芹内心软了一下,也挥挥手。她的嘴唇开合两次,一丝气音都没有发出,天色黑了,沈芊垚应该没有看见。

苏又芹转过身,往来处回去。

走了几步后,她听见何姨同沈芊垚打招呼的声音,她转身看,何姨几人从旁边果林里走出来,正站在不远处。

沈芊垚笑着回了何姨的招呼。

苏又芹听见何姨问她:“沈老师,你和又芹认识啊?”

苏又芹打开手机的音乐播放器,外放着音乐,慢悠悠走回家。

早餐店旁的麻将馆里喧哗声很大。几个穿得灰扑扑的中年男人笑闹着说刚才那张牌打错了,染着夸张红色的女人大笑,老板华子端着一碗泡面蹲在门前逗小女儿欣欣,见苏又芹走过,问她吃了吗?

苏又芹点头,冲欣欣拍拍手掌,摸摸她的头。

逗了会儿小孩,苏又芹打开卷帘门,去厨房准备第二天早上要用的馅儿料。

豇豆切成碎粒,煮好捞起来挤干水。将用机器打成小拇指指尖大小的三鲜肉用豆瓣酱炒香,与豇豆混在一起做豇豆肉包子。

白菜切碎,用盐挤掉多余水分,混着煮好的藕丁拌上调料,做菜包子。

豆沙和红糖都用食品袋分装好。

机器打好碎肉,和葱拌一起,做油饼馅儿。

最后把豆子泡上,将老面、水和面粉按照适当比例和好,用棉布盖上放好,等它发酵。

花了近两个小时,将第二天早上做包子的准备工作做好。苏又芹关灯,拉下卷帘门,上楼洗漱睡觉。

----------

凌晨三点,万籁俱寂,闹钟响了。

苏又芹从混混沌沌的梦境中醒来,关了闹钟又躺几分钟才爬起来。

车祸发生后刚醒来那段时间,她的梦总是伴随着痛苦,回到小镇后,那些痛苦梦境倒出现得很少,取而代之的是模糊朦胧的场景。

不想沉浸在混沌中,她快速洗漱,下楼,将卷帘门打开一点,弯身钻进去后,又关好卷帘门。

揉面、熬稀饭、打豆浆、做包子馒头,脑子半清醒,身体记忆却是有条不紊。两个多小时过去,早餐店今日要卖的成品终于完成。

今天是镇里的赶集日。

平村镇发展到现在,农贸市场上每天都有新鲜肉菜、三个大型超市也提供所有菜肉食物,但周边村里的人还是习惯在逢一、四、七的日子里来街上赶集购置东西,或者卖些农产品。

苏又芹早早拉开卷帘门,将蒸笼车和电饼铛推到门边。

有从远处村里去农贸市场卖东西的人,背着大大的背篓,从门前走过,不时传来咳嗽声。

苏又芹想起自己上中学时,冬日的早上六点半上早自习。住在周边的走读生们,一般六点就会起床,踩着夜色往学校走去。

那时候公路街边的路灯还没有装。早上六点,天色黢黑,苏又芹胆子小,又没有结伴的人,走路时总是重重跺脚,用脚步声给自己壮胆。

有一次也是赶集日,她起晚了,没心思跺脚壮胆,只顾埋着头往前冲,没想到有上街卖猪崽的人,背着两只小猪崽在路边一道坎儿上歇息,苏又芹没有注意,直接冲到了那人怀里,两人被吓得同时大叫后退。那人重心不稳摔在地上,猪崽从背篓里掉出来,哼唧着跑开。刚好一辆三轮车从旁边经过,差点撞上猪崽,司机紧急刹车。苏又芹在刹车声中回神,爬起来将书本放在一边,借着三轮车的灯光去捉猪崽。司机连忙下车来帮忙,还让苏又芹别管了,快去学校。

这么多年过去,苏又芹很少想起这件事。如今看着在路灯下背着背篓的人,当时的情景清晰地浮现在脑海里。

人的记忆就是这样奇怪,很多藏在记忆角落的小事,以为被遗忘了,但在相似环境里又会想起来。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