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密谋(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这一下,魏朝不干了。虽然魏朝年老体衰,且不具备男人的能力。但男人的脸面,他还是有的。

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这是寻常百姓家都难以忍受,视为奇耻大辱的,何况是内宫之中具有一定地位的乾清宫管事魏朝。

魏朝得知魏忠贤与客氏对食的消息后,气炸连肝肺,搓碎口中牙:“好你个魏忠贤,我待你如亲兄弟,你却给我戴了这么大一顶翠绿的高帽。”

魏朝找了一个机会,把魏忠贤拉到了乾清宫进行理论。

魏忠贤非常有心机,他与魏朝理论的时候,声音很低,但句句夹枪带棒,噎得魏朝难以招架。本来魏忠贤是理亏的,但几句话下来,竟然让魏忠贤说得好像魏朝站着毛池不拉屎似的。

魏朝除了咆哮,实在不知该说什么。(当时他没有看过狮城舌战,或者是复旦大学的辩论培训,可惜了)

魏朝找魏忠贤理论倒没什么,但是他无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声音越来越大,一不留神惊动了殿外的朱由校。

朱由校刚开始没搞清楚两人为何争吵,后来找来王安,这才知道魏朝与魏忠贤是因为争夺客氏。朱由校又把客氏找来,问她愿意与谁对食。

客氏娇羞地说魏朝年纪太大,自己与魏忠贤还行。朱由校立刻明白了客氏的心意,私底下吩咐王安,让客氏正式与魏忠贤对食。

既然主子都发话了,王安还能说什么。他找来魏朝,一再告诫魏朝不要再闹了,并把魏朝派到了其他地方当差。

后来朱由校登基,魏忠贤与客氏一同受封,地位与荣宠仅在王安之下。就连魏忠贤的哥哥魏钊也被任命为锦衣卫千户之职。

魏忠贤假托天启皇帝的名义把魏朝发配到了安徽凤阳府。魏朝想起往事,历历在目,对自己帮助魏忠贤的事情咬牙切齿,顿足捶胸。老头子本来年纪就不小了,再加上实在气不过,最后在无限的伤感与悔恨中,死在了异乡。

魏朝死了,魏忠贤更加志得意满。不过有司礼监秉笔王安在,他还不敢炸刺。

自从客氏被加封奉圣夫人,移居咸安宫之后,魏忠贤就很少与客氏来往了。此时的魏忠贤已经不再是当年风华正茂的小太监了,他也五十多岁一把年纪

今日一早,客氏便命手下的侍女去请魏忠贤。魏忠贤将自己的事情忙得差不多了,直到掌灯,这才来到咸安宫。

客氏屏退手下,亲自为魏忠贤斟了一杯酒:“公公,我今日邀你前来,是有一件大事与你商议。”

魏忠贤见客氏说话的语气非常凝重,自己脸上的笑意也渐渐收起:“究竟何事,还请夫人明言。”

客氏说道:“如今皇上已经加封王安为司礼监掌印,你如何看?”

魏忠贤有些不太明白:“那王安乃是三朝元老,皇帝对他极其倚重。纵观内宫,还有谁能比他更适合掌印一职,夫人为何提及此事?”

客氏淡淡一笑:“难道你就不想当这司礼监掌印,提督东厂一职吗?”

魏忠贤素来对官场看得极透,他在宫中摸爬滚打几十年,为的是什么,他自然心知肚明。无非是酒色财气、高官厚禄。要想得到这些,手中必须要有权,为此魏忠贤这才一直不停地往上爬,直到有了如今的地位。

但是他不识字,虽然他极力逢迎天启皇帝朱由校,却未能进入权力的中央司礼监。

司礼监是明朝内廷管理宦官与宫内事务的“十二监”之一,始置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有提督、掌印、秉笔、随堂等太监称号。提督太监掌督理皇城内一切礼仪、刑名及管理当差、听事各役。掌印与秉笔分别掌管用印和批红。到了后期,司礼监职务的称谓有些混乱,提督、秉笔与掌印有时候是一个人,有时候是不同的人担任。但司礼监的地位却从未有过变化,司礼监素有内宫“第一署”之称。

进入司礼监有一个硬性指标,就是文凭。凡是进入司礼监的太监,都要有一定的文化程度。按现在标准来说,最少也得是高中毕业。否则,皇帝的奏章,这些太监如何批红,如何用印。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