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起复熊廷弼(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由于努尔哈赤攻打沈阳、辽阳两城,军兵伤亡惨重,亟待修整。另外沈阳、辽阳两城下辖七十个县,那里都有明军在把守。努尔哈赤想要稳定后方,必须再次派兵将这些县城一并拿下。

努尔哈赤决定先巩固一下战争果实,他一方面派兵扫荡、沈阳、辽阳四周围的县城,一方面,肃清沈阳、辽阳城内明军间谍武装。

因此努尔哈赤并未急于进兵广宁,而是下令在辽阳歇兵数月。

薛国用见努尔哈赤没有继续攻打广宁城,这才把心放在肚子里。在得知辽阳城陷落,袁应泰为国捐躯的当天,薛国用就修下本章,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奏请天启皇帝速派援兵。奏章中将沈阳、辽阳城陷落的大概经过写了一遍,并在奏疏后附上了一份死难的将士名单。

奏章的核心内容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 我可不会打仗,赶紧派个能征惯战的来。来晚了,保不住广宁,与我无关。

二、 我手底下只有一千多人,赶紧发救兵,来晚了,保不住广宁,还是与我无关。

三、 我现在是癌症晚期,再不来,我就死在任上了。

不久,薛国用的加急奏章递进了紫禁城。天启皇帝闻报大惊失色,急忙鸣钟击典,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等文武群臣聚齐在太和殿,朱由校看了看站在大殿上的群臣,说道:“辽东巡抚薛国用发来八百里边关急报,沈阳、辽阳十日之内相继陷落。浑河一战,川、浙二军全军覆没。”

朱由校又拿起附在奏章后的一份死难将士名单,(这份名单比奏疏本章还厚)冲着殿内的群臣问道:“这里还有薛国用附上的一份死难将士的名单,光是游击、参将以上的就五百多位。诸位爱卿,有何良策,快快奏来。”

朱由校说完后,大殿内安静了足足有一盏茶的光景,没人答言。

年轻的天启皇帝再也压不住胸中的怒火,他一拍桌案,厉声说道:“平日里我看你们各个口吐莲花,满嘴的朱程孔孟。今日要你们为国家平叛,出谋划策,怎么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了?”朱由校说罢,两眼望向首辅刘一燝。

刘一燝见皇帝用责问的眼光看着自己,急忙出班奏道:“起奏陛下,假如熊廷弼尚在辽东,断然不会出现如今的局面。为今之计,唯有请熊廷弼出山,再赴辽东,方为上策。”

朱由校猛然惊醒,一拍桌案说道:“对啊!熊廷弼在辽东之日,辽东固若金汤。爱卿之言,正合我意。”

朱由校还未传旨宣召熊廷弼,一旁的给事中郭巩出班说道:“陛下不可!”

朱由校一愣:“有何不可?”

郭巩朗声说道:“那熊廷弼在辽东之时,虽然有些功劳。但他目无群臣,轻慢圣颜。如果再度启用,恐怕有失朝廷威严。”

朱由校还未发话,御史江秉谦早已气得浑身栗抖,按捺不住。

他迈步走到郭巩的面前,用右手指着郭巩的鼻子说道:“熊廷弼在辽之日,兢兢业业,守卫边塞,以致于努尔哈赤从不敢正视我大明疆土。就是你与冯三元、魏应嘉、张修德、姚宗文等人,沆瀣一气,诋毁陷害熊廷弼,这才招致熊经略被革职还乡。如果熊廷弼在,沈阳、辽阳怎么会陷落,怎么会出现兵败将亡的结果。”

江秉谦最后转身跪在金阶之下,以头杵地:“臣不才,肯请陛下重新起复熊廷弼,出任辽东经略,并将郭巩、冯三元、张修德、魏应嘉、姚宗文等人革职查办,以儆效尤。”

郭巩闻言,吓得立刻跪倒,叩头好似鸡钳碎米:“陛下明鉴,臣都是为国为民,忠心可鉴啊!”

朱由校点了点头:“爱卿的忠心,朕怎能不清楚。只是辽东正处危难之秋,卿一再反对熊廷弼出任,那谁又能出任呢?”

郭巩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答。

朱由校沉吟片刻,说道:“不如这样,袁应泰已死,朕就命你前赴辽东,出任经略一职如何?”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