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张神武(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辽阳城陷落,消息传到广宁卫,把坐镇广宁卫的辽东巡抚薛国用吓得够呛。他日夜派兵防守,加强护卫,生怕努尔哈赤一鼓作气把广宁城也给拿去了。

正当薛国用提心吊胆把守广宁的时候,一名旗牌向他禀报:“启禀大人,南城外有一支军兵,说是从江西远道而来,来守卫辽阳城的。”

薛国用一听,心中有些紧张:“这不是努尔哈赤派来诈城的吧。”

薛国用亲自来到广宁南城的城头,附身往下观看。他不看则已,一看竟被城下的军兵给气乐了。

这队军兵大约二百多人(史书记载二百四十人),没有军衣号坎,一色家丁的打扮。手中的家伙还行,刀枪还算齐全,至少没有拿烧火棍、擀面杖之类的。

为首一人身高过丈,膀阔三庭,头如麦斗,眼似钢铃,阔口咧腮,颌下一副钢髯,脸黑得如同锅底。头戴乌金盔,身挂乌金甲,胯下压骑一匹大青马,手使一条乌金丈八矛。让人一望,不亚如烟熏的太岁,火燎的金刚,威风凛凛,杀气腾腾。一看就是个将军。

薛国用看罢多时,高升问道:“城下何人啊?”

为首将军将丈八矛挂在鸟翅环上,冲着城上一抱拳,操着浓重的江西口音说道:“在下江西张神武,奉皇命前来报到,协防辽阳城的。”

薛国用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他早就听袁应泰提及过此人。

但是薛国用并没有见过张神武,所以还是不放心。他冲着张神武喊道:“将军可有凭证?”

张神武从怀中拿出一个卷轴,高升说道:“这里有当今圣上的圣旨为凭。”

薛国用命人扔下一条长绳,直垂至城脚下。张神武将圣旨系在绳子的一头,城头的兵士缓缓将圣旨拉到城头。

薛国用打开圣旨一看,里面大致内容是张神武身负重罪,本应处斩。奈何天子有好生之德,命其前赴辽东,协守辽阳,杀敌立功。圣旨的上面赫然加盖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鲜红大印。

薛国用一见,彻底放心了:“有皇王圣旨为凭,这没什么可怀疑的了。”

薛国用命守城的军兵打开城门,自己亲自到城门口迎接这位张神武将军。

张神武,江西新建人。曾在万历三十二年甲辰科武举会试第一名状元及第,初授四川都司佥书,后任四川都司,与参将周敦吉同在永宁宣抚使奢崇明的手下效力。

由于周敦吉与张神武都是四川出了名的猛将,且脾气十分相投,故此二人一见如故,没多久就拜了把兄弟了。

由于张神武跟着周敦吉卷入到了争印事件,闹得川贵一带民不聊生,朝廷下旨,将两人革职查办,秋后问斩。

恰逢辽东战乱,袁应泰通过天启皇帝从全国各处征调兵源。张神武由于是武状元出身,早已名动京师,袁应泰爱惜他是个人才,求天启皇帝下旨饶了张神武的性命,并让他戴罪立功,奔赴辽东,协助自己守卫辽东。

张神武得知自己被朝廷赦免,而且是袁应泰的意思,感动得一夜未眠,他发誓要报效这位素未谋面的袁经略,报效朝廷。

张神武不是四川人,所以被革职后,回到了自己的老家江西新建。他变卖家财,打造兵器,然后率领自己的二百多名家丁赶赴辽东。

由于周敦吉是四川本地人,所以跟着秦邦屏等人直接够奔了辽东。而张神武转道回了江西老家,再变卖家财,打造兵刃,领着自己的家丁赶赴辽东的时候,周敦吉已经早了他一步到达辽东。张神武来到广宁城下的时候,还不知道周敦吉已经为国捐躯了。

张神武见辽东巡抚薛国用亲自出城迎接自己,受宠若惊,急忙下马给薛国用参拜施礼。

薛国用一见到张神武,不由得热泪横流。因为辽阳失陷之后,辽东的官兵与难民四散奔逃。有向西逃往蒙古的,有向东逃往朝鲜的,更有甚者偷渡海外的(当时的船只条件有限,很多逃到了皮岛,而没有逃到日本。如果当时有航母、巡洋舰之类的,别说日本,估计美国都会有更多的中国华侨生活在那里。),但往广宁跑的却寥寥无几。大部分都是绕着广宁卫逃往关内的。

薛国用正在用人之际,眼见武状元亲自登门,怎么能不感动。但这位薛大人也只是感动了一个时辰。

薛国用将张神武迎进广宁城,吩咐下人好酒好肉好款待。张神武也是真饿了,张开血盆大口,可劲地吃喝起来。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张神武开始向薛国用询问辽东的战况。

张神武不提还好,这一提这勾起了薛国用的伤心事。

薛国用口打嗨声:“张将军有所不知,如今明军大败,沈阳与辽阳都已落入金贼之手。”

张神武闻言,便吃不下去了:“那袁经略,袁大人如今何在?”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