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第71章

沈明安知道卫博然所言非虚,但这个疑点也足以说明当年的案子没有这么简单,他逼着自己冷静下来,“能找到案子是由那些人经手的吗?”

“你是怀疑当年的案子审理有问题?”

“嗯。”

卫博然起身往木架后面走去,“我去看看,应该能找到。”

沈明安应了声,他脸上微微泛红,撑着木架抑制不住地咳起来,柳和裕轻拍他的背帮他顺气。

柳和裕帮沈明安拿着手上的纸,将那张画着长弯刀的纸翻来覆去地看,小声嘟囔了一句,“这不是户撒刀吗?”

沈明安下意识问:“什么刀?”

“户撒刀。”柳和裕虽然不知道沈明安为什么突然要来大理寺找卷宗,但从刚才沈明安和卫博然两人之间的对话也能知道这件事重要,他不太确定地说:“我小时候走丢了,在被先生收留到国子监之前就一直在上京城郊乞讨为生,城郊那边什么人都有,就有人卖这种刀,样子和这张图上画的差不多。”

“那你可知卖刀的是什么人?”

“他们说的话带口音,说这个刀也叫阿昌刀,是他们家乡特有的,柔可绕指,又很锋利,但买的人很少,后来我好奇问了带着我一起乞讨的人,才知道这刀来自西北。”

沈明安觉得奇怪,“既然这刀锋利,怎会买的人很少?”

“因为很少人会用。”柳和裕说:“这个刀不用的时候可以绕在腰上,用的时候抽出来就可以变成原样,卖的人是戎人,很多人不会用,所以买刀的也大多是戎人。”

沈明安听到他的话,脸色一下子变得很差,他确实记得当时自己躲在衣柜里,见到的几个人长相有异,说话时也夹杂着异域口音。

如果照这么说的话,沈家灭门案的凶手极有可能不是山匪,而是戎人。

卫博然从两人身后绕过来,他显然也听到了刚刚柳和裕所说的,“你父母可曾和戎人结怨?”

“不曾。”

江州处地偏南,离西北很远,也并非交通要塞,少有戎人,沈家更是与戎人毫无往来。

卫博然把手上的一沓纸交给沈明安,“当年案子经手的人都在这儿了,我把他们升迁调动的记录也都找了出来,你先瞧瞧。”

案子发生在江州,所经手的无一例外都是当时在江州任职的官员。

沈明安仔细翻看了一下,在不显眼的角落里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他心中一震,看向卫博然,“当年审案时的县丞是吴季同?”

卫博然觉得这名字耳熟,但一时之间想不起来在哪里曾听过这个名字,有些困惑地看向他。

沈明安声音艰涩地说:“前几年,他任通州知州,因为官商勾结被参,案子是在大理寺审的,去年我和陆辞珩去益州监察时,发现他是益州的知州,当时我们也是借住在他府中。”

沈明安一提,卫博然就反应过来了,“这个人我还有印象,我当时就怀疑他的官是买的,但是没有证据,只好作罢,我记得当时先皇把他贬到通州了吧,这才短短几年,他居然又爬到益州知州了。”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