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和深海不同的是,人类对陆架世界几乎完全掌控。虽然浅海大约只占全球海洋面积的 8%,但几乎全世界的渔获都来自这个范围。人类是依水而生的陆生动物,有三分之二聚居在离海岸 60 公里内。

在海图上,葡萄牙前方和西班牙北边的陆架区属于狭窄地带。不列颠群岛和斯堪的那维亚的陆架则非常广大,这两区陆架交接成北海,平均 20 到 150 米深,算是相当浅的海域。这片欧洲北边的小海洋看来并不起眼,它复杂的海流与温度调节作用,几千年来未曾改变。然而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北海却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全球海运最繁忙的区域。沿岸为高度发展的工业国,还有世界最大港鹿特丹。仅 30 公里宽的英吉利海峡,成了全世界航行率最高的海峡。货柜船、油轮、渡轮在这狭窄海道中络绎不绝。

3 亿多年前,欧洲大陆与英国之间有许多大型沼泽连接。期间海洋有时扩张,有时缩减。巨大的河川把泥沙、植物和动物残骸冲到北边的盆地,随着时间积累,形成了几公里厚的沉积层。沉积物愈来愈多,层层挤压,底下的沉积层形成砂岩或石灰岩。当陆地持续下降,煤矿层于是产生。同时深海地区的温度也愈来愈高。岩石中的有机物残骸受到高温高压影响,经历复杂的化学变化之后,产生石油和天然气。其中一部分从岩层细缝渗出海床,消失在水里。大部分则储存在地底下的矿层。

几百万年来,大陆架都处于休息状态。

石油带来了变化。挪威原本以渔立国,当渔业渐走下坡路之际,立刻转而跟进英国、荷兰、丹麦的脚步,开发这地底下的宝物。三十年来,挪威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输出国。欧洲的石油蕴藏,有将近一半都在挪威的大陆架下。挪威的天然气存量也很丰富。因此,他们一个平台接着一个平台盖。技术上的问题常以罔顾环保的方式来解决。他们比照这个模式,愈挖愈深。早期用简单机械盖的钻油塔,如今有帝国大厦那么高。深海工厂与全面遥控的钻油平台,不久也将实现。

照理说,应该是欢庆连连才对。

但是,欢呼停止得却比预料中快多了。石油产量如同渔获量,世界各地都日趋下降。这种花了几百万年才形成的资源,不到四十年的时光竟然就要耗尽。陆架区的石油蕴藏量几乎快消耗光了。巨型废铁场的鬼魂散布在海上。要处理掉那些停止运作的平台,可没那么简单,因为世界上找不到够大的力量,可以把平台从原地运走。只有一条路可以带领石油国家脱离困境,那也是现在各国积极经营的方向。

在陆架的另一端,大陆坡以及深海海盆中,还有尚未开发的油源。不过,传统的钻油平台在那里没有多大用处。伦德所属机构计划的是另一种新型采油技术。大陆坡并非处处陡峭,有些地方反而一层层像梯田般,为海底采油工厂提供了理想的地形。由于考虑到陆架边缘计划的风险因素,人力使用得降到最低限度。随着石油产量递减,石油工人的光芒也跟着黯淡下来,这些人在 70 及 80 年代可是人人羡慕的高薪族。古尔法克斯 C 就计划要把人力删减到二十多人。有些平台,例如月球人,这个在挪威沿海特洛天然气田的世纪大计划,几乎是全自动化作业了。

总之,北海石油业已经出现赤字。但若收手不再经营,带来的耗资问题可能更大。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