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货币(1/2)
没有了 言情中文网

,最快更新明传万里最新章节!

明代的铜钱管理非常混乱。朱元璋曾规定过1两金=4两银;1两银=1石粮=1000枚铜钱。

如果按明代一石粮重94.4公斤计算,这一文钱相当于现在的4元钱左右,但是实际市场却不是这样的,朱元璋还印制了大量的宝钞,最后也趋于作废。后来宝钞无法实行,慢慢淡出市场,铜钱开始启用,但铜钱的管理仍然跟不上。

明代中期,政府公认的铸钱的水平不如民间,嘉靖和万历年间曾几度下旨“行钱但随民便。”有时官方规定一两银子兑换700文铜钱,但民间却是一两=6000文,不法奸商趁机转卖取利。

到了张居正以后,银子普通使用,但银子也不是很稳定的货币,所以,铜钱的价值也无法估计。

万历以后,京师的粮价在每石0.3-0.5两之间,一两银市价在1200-1400枚铜钱之间。那么,一石粮在500枚铜钱左右,相当于一枚铜钱可以买现在4两的米。以此估测,明代的铜钱似乎可以认为是相当于现在的一元人民币的价格。

但是,这里每一步都是估测的数字,仅是推论出来的结果,与现实应该还存在较大的变数,仅供参考而已。

在下写的是小说,是虚构的,我也不怎么懂金融,正统皇帝朱祁镇在太祖朱八八与万历朱翊钧之间,所以我的推理如下:

正统年间生产的粮食肯定比国初要多,所以按500文买一石大米算,一石约为现在的200斤,也就是当时一斤大米是2.5文钱。现代大米市价不等,就按普通大米算,一斤按5块钱算,也就是2.5文钱=5元人民币,1文钱=2元人民币。

当然,现代的粮食肯定比明朝出产的多得多,所以价格比当时要便宜很多,不过这是小说,将就一下吧。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没有了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