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章6我有心上人了(1/2)
上一章 言情中文网

第06章6.我有心上人了!

入夜掌灯,微风载着桂花十里飘香。

除了赏月、吃月饼,燃花灯亦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助兴环节。

富贵人家的花灯形状各异,做工精致,通常会在廊檐或屋檐下挂满,一眼望去满宅灯火璀璨,富丽堂皇;而寻常百姓家则会竖两根杆子立在家门前,再挂上两盏红灯笼,也能自取其乐,图个喜庆欢快的节日氛围。

随着夜色渐浓,摇曳的花灯将陎州城点缀成了星星点点的浪漫汪洋。

吃过晚饭,众人移步至庭前饮茶赏月。

坊间流传有这样一种说法,说是想知道哪个人的人缘好不好,招不招人待见,看逢年过节的时候,邻里街坊,亲朋好友去不去他家串门就能知晓一二。

至少晏宁觉得,自己人缘是真不赖,晚饭过后至今,断断续续已经有好几波人来他这儿串门拜访了。

一马当先的自然是张经事。因为两家挨得近,加上魏承与张年这两个小毛孩整日形影不离黏在一块玩耍,晏家人对他视如己出,平日里有甚好吃的好玩的,一样不落都给他买。

自家儿子受了晏家太多的恩惠,夫妻二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总觉得有愧于晏宁一家人。今日过节,他们早早便提着月饼登门道谢。

两人刚坐下没多久,许大夫紧随其后。对于他的到来,魏承小朋友的热情最为高涨,因为许士杰给他带来了一盏很别致的、月饼形状的花灯。

接着没过一会儿,白天在院里与魏承一同玩耍的小毛孩们也来了。晏家大宅子最大的优点就是足够宽敞,有长廊有花园,可不就是毛孩子们最喜欢玩闹嬉戏的地方。

最后来的是冯夫人与冯慧慧。两人不但带了月饼,还带了魏承最爱吃的糖饼点心和晏宁最爱吃的酥油饼。

魏承小朋友乐得见牙不见眼,向二人说了一通吉利话,兴高采烈地与小伙伴们到一旁分糖果吃。

母女两向董元卿行过礼,施施然找雯娘聊闲天儿去。

“你这儿真是热闹啊。”张经事不禁感慨道。

“嗯,热闹些好,人多才有意思嘛。”晏宁笑。

“的确如此。”张经事点头赞同。

许士杰:“听人说你将烤鸭秘方卖给庆阳楼的掌柜,挣了一笔大的?”

“没有没有,莫要听他们瞎传。”晏宁坚决不承认,秉承“财不可外漏”的低调行事风格,搓搓手:“就挣了点小钱,一点点,勉强够养家糊口罢了。这不眼看秋日过半,家里还未囤冬天的口粮哩,愁得我哟——”

总之别问,问就是没钱。

呵,许士杰信他才怪。这家伙住着大宅子,穿着雯娘给他做的新衣裳,昨晚在市集花一百五十文买只老母鸡眼睛都不带眨一下,卖鸡的老汉直夸“晏大老爷出手阔绰”,现在又腆着脸跟他们哭穷了。

“挣了钱不打算将宅子买下来么?”许士杰随口问。

晏宁:“说到这事儿,我正好心有疑虑想请张经事赐教一二。”

张经事放下茶盏,“晏小公子客气,你问便是。”

晏宁:“我若是直接将这座宅子买下来,能获得陎州城的户籍么?先前我去府衙进行流民登记时,何典史说了我若想获得陎州城户籍,需得在陎州城耕作居住满一年以上才行。”

“何典史所说的乃是对于在本地居无定所的流民实施的条律。”张经事给他肯定的答复:“你若是有钱在城里置办房屋、租赁商铺做买卖、或在城外承租陎州城辖区内的土地超过二十亩,皆可直接获得陎州城本地的户籍。”

“噢噢,原来如此。”晏宁受教,连连点头,又问:“那我阿姐,小外甥,阿平哥王爷爷几人,能随我进一户么?”

张经事:“当然。只要她们几人非作奸犯科的逃犯被朝廷、官府通缉,平迁户籍很简单的,签个字画个押就行。”

晏宁笑:“那就好,听您这么一说我就放心了,多谢张经事为小民指点迷津。”

“不客气,此乃责职所在。”经事一职,在官府里可不就是掌税收的。

“先前我听您说,这宅子是官府以三十两银回收的?”晏宁的小算盘在心里打得噼里啪啦响,身体里的血液渐渐开始躁动,蠢蠢欲动地试图大展自己惊天地泣鬼神的砍价绝技。

他眼角余光偷偷瞄了董元卿一眼——董大人事不关己,正悠然欣赏着美轮美奂的月色;再看看许士杰——这货一脸看好戏的表情是怎么回事?!

“是啊,三十两收来的,先前住这宅子的那户人家似乎迁去了汴京城,留下许多物件,说是路途遥远带不走,都送给官府了………”张经事说着说着,心里突然一“咯噔”,油然生出一丝不详的预感。

“那——”晏宁稍稍拉长语气,先是试探:“我要是买的话,您打算给我便宜多少呀?”

好家伙,单刀直入,开门见山啊。

“这………”张经事顿了顿。

晏宁:“我记得您还说过,按照当朝房租买卖及租赁的律法,官府在售卖房屋时,只要售价不低于行业价格的六成就不算违法律法,对罢?三十两的六成,也就是十八两,是不是?”

“呃………”张经事十分谨慎,隐约觉得有点不对劲。

然后晏宁趁热打铁:“咱两家人都这么熟了,老话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呐,你瞧阿年与阿承玩得多好,我待他就像待阿承一样……这样吧,我也不为难您,再给二两凑个整,二十两能卖给我不?”

许士杰:“…………??”

张经事大惊失色。二十两?!那绝对是不行啊!官府三十两收回来的宅子卖出去二十两?!那岂不是倒亏了十两么?!

沉默寡言的董大人此时终于向晏宁投来了关注的目光。

只不过这目光有点凉。不仅凉,还带着一丝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调侃意味。

“三十两乃房屋回收价,并非售价。”所以晏宁的算法根本不对,这厮明显是故意将这两个概念混淆了。

“大人所言甚是。”张经事被他一点拨,霎时间醍醐灌顶:“律法中指的行业价格乃是房屋在正常情况下的售卖价,所以你不能按三十两来算。”

忽悠大法被拆穿,晏宁有些讪讪地揉了揉鼻子,尴尬道:“喔,原来是我算错了呀。”

“两院三庭、五间厢房以上的宅子少说得卖个一百两左右罢……”许士杰插嘴道。

“一百两?!”晏宁吸了口气:“你说的是汴京城里的宅子罢?!”

“嗤……”许士杰闷笑一声,“一百两银在汴京城连个茅房都买不了。”

晏宁:“…………”对不起,打扰了:-(

“通州城的房屋售价差不多是如此。”张经事实事求是,说句公道话:“不过陎州城不比通州城,用不了一百两。”

本站不支持畅读模式,请关闭畅读服务,步骤:浏览器中——设置——关闭网页小说畅读服务。

上一章 返回章节目录
耽美 我的书架 轻小说
大神级推荐: 国学| 名著| 诗歌散文| 传记| 文学| 现实